正文 十五、剛愎自用的明思宗(1 / 3)

1.生逢亂世

明朝的末代皇帝思宗朱由檢,在位期間的年號是崇禎,故又被稱為崇禎帝。朱由檢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5個兒子。他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朱由檢的母親劉氏16歲進宮,為當時的皇太子朱常洛的淑女。她進宮後的頭兩三年一直沒有引起太子的注意。後來生下1子,便是朱由檢。劉淑女生由檢之際,感到十分寬慰和充滿希望,盼著日後這個皇子會有出息,自己在後宮的地位會因此而得到提高,並帶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妃妾成群的朱常洛,不久即被他的寵妃們包圍,沉迷於新歡的嫵媚之中。他幾乎把劉淑女忘記了。劉淑女隻有在宮中長齋念佛,消磨歲月。

朱常洛有兩個姓李的選侍最為得寵。一位居東,號東李;一位居西,號西李。西李色藝超群,比東李更為得寵。朱由檢5歲那年,其母劉淑女病死,幼小孤單的小由檢,住進勖勤宮,由多年未曾生養的東李撫養。朱由檢的祖父是明神宗。明神宗統治後期,深居內廷,怠於政務。不僅國政廢馳,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鬥爭加劇,人民與統治階級之間已成水火,而且在皇宮內院也危機四伏。從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開始,在以後5年裏,接連發生了梃擊、紅丸、移宮三大宮廷訟案,始終圍繞在神宗皇帝的寵妃鄭氏同太子朱常洛爭權奪勢的問題上。在朝臣的支持下,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得到了鞏固,並在神宗皇帝去世以後繼承了皇位。朱常洛即明光宗。他即位不久,就因迷戀女色而病倒,後因吃了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的兩粒紅丸(即用紅色鉛粉做成的一種類似中藥的小球)而被奪去生命。

光宗去世後,朱由檢的哥哥朱由校繼位,是為熹宗。以明年(公元1621年)為天啟元年。

天啟二年,朱由檢被皇兄熹宗封為信王,時年13歲。

那時候,宦官魏忠賢被熹宗依為心腹。他網羅後宮太監王體乾、田爾耕,與熹宗奶媽客氏、兵部尚書崔呈秀等結成所謂的閹黨。他們架空熹宗,把持朝政,陷害忠良,行凶後宮,坑害妃嬪,把國家搞得一團糟。

魏忠賢一夥對於一天天長大的朱由檢,心存畏懼,早欲拔掉這根肉中剌。但又苦於一時無法找到下手的機會。到了天啟六年,朱由檢已16歲了。客氏終於想出一個“調虎離山”之計,要魏忠賢為信王完婚,然後迫其出宮遷居信王邸。魏忠賢認為此計甚妙,便馬上派人到大興縣物色了一位庶民周奎之女,向熹宗請準信王的婚事。熹宗遂命不久前空出的惠王府改作信王府,並定下了朱由檢的婚期和遷居的安排。年輕的信王孤獨無依,生怕得罪了權閹,隻好任由魏忠賢等人擺布。可幸的是信王新婚的妃子周氏,品貌端莊、性情溫柔敦厚,這才使信王孤獨冷漠的心得到了一絲安慰。

2.惶恐中登帝位

天啟七年八月的一天,熹宗病情危急、。這位23歲的皇帝身後無嗣,便急召朱由檢進宮受遺命,讓他嗣位當皇帝,並囑諸臣將其弟扶佐成堯舜之君。

次日傍晚,熹宗病死,遺體停放在乾清宮西暖閣(熹宗平時所居之所〕,掌班太監魏忠賢和司禮秉筆王體乾陪伴在旁。

魏、王2人不急於辦熹宗的喪事,卻悄悄地將崔呈秀召來,密謀是否按遺囑傳位給朱由檢。魏忠賢有篡位野心,擬不遵奉遺囑。崔呈秀則認為時機尚不成熟,一旦貿然奪位,必定會失敗的。最後,魏忠賢隻好同意按熹宗遺囑辦事,並著手準備熹宗的喪事。當初,魏忠賢等人擬將梓宮置於西暖閣,讓受遺詔繼位的朱由檢居廊廡,因遭到閣臣們的反對,隻好將梓宮置於仁智殿(曆來停梓宮之處)。而讓新皇帝禦文華殿受朝,爾後禦居交泰殿,前皇後孫氏遷慈慶宮。

朱由檢此時被安排在乾清門邊的一間簡陋的房子裏,正忐忑不安地等著入臨。他對於魏忠賢一夥的策劃和安排一無所知。他回想起父皇光宗吃紅丸而死,皇兄不可名狀的病況,心中感到十分恐慌。當兩名太監送來食盒,請他進晚餐的時候,他耽心自己會遭到宦官暗算,不敢食用,硬是讓來人將食盒抬回。然後,從袖中取出周氏在他臨出信王邸第時為他準備好的點心,匆匆填飽了肚子。

當天晚上,朱由檢在黑森森的屋裏秉燭獨坐,不敢安睡。好不容易有一太監從門邊走過,朱由檢立即將這個太監叫住,用100兩紋銀將他佩帶的寶劍買下。那把亮鋥鋥的寶劍,陪伴朱由檢度過了這難熬的一晚。

次日早晨,朱由檢要入內看望皇兄。因未穿喪服而被看守宮門的太監攔在門外。無奈,他隻好求小太監取來一套喪服,穿戴完畢剛要啟行,不料,又一太監前來稟告,此刻他仍不能入內,因為上麵還未確定他該穿那一等的喪服。朱由檢心急如焚,競哭著向守門的太監求情,才得入內見到皇兄最後一麵。事後,他被安排在乾清官的廊廡暫時歇息。這期間,司禮監、錦衣衛著手準備了登極的禮儀規定。直至第3天,亦即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早晨,朱由檢才由太監引至中極殿,舉行了隆重的即位典禮儀式。是為思宗。以明年(1628)為崇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