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武皇後獻計登泰山唐高宗得令搞封禪 (2)(2 / 2)

李治急著學治理國家的道理,於是問:“這麼一大家子,有矛盾是必然的,該如何處理呢?”張公藝奮筆疾書,送給李治一篇文章。李治懂了,張公藝寫了一百種忍耐,意思就是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李治虛心地接受了張公藝的諫言,賞賜布帛,表彰家風後,大部隊又開始了跋涉。

本人研究了一下,竊為李治歎息。我發現,如果是其他皇帝,送一百個“忍”再好不過。可眼前這位皇帝,本就是一位習慣於忍受的天子,張老先生又送他此種箴言,不能算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

十二月初八,車駕行進到了齊州(濟南),駐紮靈岩(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因疏於梳妝打扮,眾人在此地休息十天,整頓完畢,才往南去了泰安,到了泰山腳下。眾人迅速行動,先在泰山南麵建造了個圓壇,在山上造了個登封壇,又在社首山造了座降禪的方壇。等幹完活,大家開始穿新衣服,準備過年。這一天,正好是麟德二年的十二月三十。李治和武則天決定,以封禪為契機,宣布改元。

於是,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初一誕生了。

禮部弄了個《玉牒文》,玉牒分兩冊,上冊是給上帝的,下冊是給配帝的。上冊用玉盒包裝,下冊用金盒包裝,金玉的盒子都用金繩纏繞,用金泥封口。隨後,禮官很瀟灑地讓人刨坑,將這兩個東西埋在了一個隱蔽的地方,至今未被發現。

初三那天,武皇後出現在了萬國民眾的視線中。

她倒上酒,在宦官撐持的彩帳下端著酒杯緩緩前行,身後跟著許多身著鮮彩的宮女。在社首山(這山不高,海拔約等於八層樓)上唱了一曲,宮女在武皇後的歌聲中翩翩起舞。承載了中國曆史上,女性第一次登上封禪大典的社首山,蔥蔥鬱鬱的,山下一眼望不盡的,是烏壓壓的人群。

中華文明有沒有信仰?

答案當然是有,隻不過被自己毀掉了。

從堯舜禹時代,中國人就以昊天上帝為膜拜的對象。他掌管天地自然,是萬事萬物的主宰。社首山上的主神,便是昊天上帝,顧炎武曾經說過:“社首山有社首壇,古帝降禪多於此,有宋王欽若壇頌碑。”後來曆朝曆代,都有帝王在此祭奠皇天,埋藏玉冊、蒼璧。當地百姓多次在此地發現至寶,軍閥時期也有人為此發過一筆橫財。人心淪喪的時候,社首山也頂多就是被一群搜寶的人搜個幾百遍而已。

但沒人想過會把一座山給砸掉。

直到1951年,它被當成唯心主義的代表給砸掉。後來,和社首山一起被毀的,還有往南一點的孔廟。但李治是不會了解後來的故事的,起碼,縱然是帝王,內心也得有所畏懼。此次封禪,就是告慰皇天後土、聖人老君。正月十九日,車駕往曲阜開去。李治贈孔子太師稱號,以少牢致敬。隨後車駕至亳州(安徽亳州),拜會李家的祖上太上老君,先去老君廟,給他老人家上了尊號,曰太上玄元皇帝。

封禪以封李耳為帝告終,一番周折後,車駕總算是回京去了。

【QQ聊天】

李治:嗚嗚嗚嗚嗚嗚……

李耳:別哭,孔子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子幫你解決!

李治:請問大家為啥都不願意上諫?

李耳:這個……你還是去問你媳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