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火藥在古代軍事上的廣泛應用

能用火藥製造出各種火器後,在軍事上使用火器的記載就越來越多,而且,火器的製作水平更有新的提高,金屬火器開始出現了。北宋末年,金軍不斷南侵,在戰爭中,金人也學會了製造火藥和火藥武器的方法。這以後,宋、金雙方都不斷改進火藥武器以求在軍事上取得更大優勢。到了13世紀,宋、金雙方都開始用金屬製造的火藥武器來打仗。宋寧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金軍進攻蘄州(今湖北蘄春),並使用了一種火器叫“鐵火炮”。它是用拋石機發射的,或者打在城上,炸死一些宋兵、炸毀部分城牆,或者打人城中,甚至落在知府的帳前,很有威力。有一天,從早晨到第二天天亮,金軍在城門外用鐵火炮發射不停。隨著宋、金一連數年的交戰,蒙古族在漠北強盛起來,並且不斷進攻金國北部,使金的疆土越來越小。宋理宗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蒙古的拖雷率騎兵3萬人入散關(也叫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西南〕,一路勢如碰竹。蒙古軍攻破河中府(今山西永濟),金將板訛可率部從水路逃跑,蒙古軍緊緊追趕,發箭如雨。板訛可逃了幾裏,看到前麵有條船橫在那裏,擋住了去路,就下令放“震天雷”把那船炸毀,才得以逃脫。後來,蒙古兵攻打金國南京(今河南開封〕時,金人守城時所用的武器中,最得力的也是“震天雷”。

“鐵火炮”和“震天雷”名稱雖不同,其實是一個東西。它們都是用生鐵鑄成的罐子,裏麵裝著火藥。發射前先計算目標遠近,然後加上一定長的引線,引線點著後,立刻用拋石機發射出去。在它剛剛到達目標的時候,引線正好點著罐裏的火藥,轟隆一聲就炸開了。爆炸時發生巨響,甚至百裏之外都聽得見,要不怎麼又叫“震天雷”呢?這種武器比起弓箭和石頭來自然要厲害得多。

宋理宗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蒙古軍攻打金軍占領的開封時,製造了一種用牛皮做的“洞子”,人伏在裏頭,摸到城下掘城。這種“洞子”很結實,金兵在城上用箭射它,不能把它怎麼樣,發射石塊也奈何它不得。後來,金兵就用繩子把震天雷沿城吊下,使它正好吊到牛皮洞子跟前突然爆炸,這樣就把牛皮洞帶人炸得粉碎。在南宋、金、蒙古族的不斷戰爭中,最後以蒙古軍征服了金、滅亡了南宋、建立了元朝而告終。元朝的時候,管形火器已開始用金屬鑄造了。原來用竹管做的火炮,發展成金屬做的火銃,原來用粗毛竹做的突火槍也發展成為用金屬做的大型火銃。當時的金屬管形火器,不但裝火藥,還裝上鐵彈丸或者石球。元朝的管形火器,最初是用銅鑄造的。現在北京中國曆史博物館裏,還藏有公元1332年也就是元文宗至順三年鑄造的一尊銅炮一一銅火銃。這也是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最早的火炮。

到14世紀,我國也用生鐵來鑄造火銃了。用生鐵鑄造比用銅難得多,因為生鐵管子容易裂縫。這不但說明我國製造武器的技術已經有了高度的發展,也說明我國的冶煉和鑄造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用金屬鑄造的管形火器射程遠、威力大,比起以前的火藥武器又大大前進了一步。火箭的發明是空間技術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國古代在火箭技術方麵也有著光輝的曆史。最初發明用火藥做的火箭是靠人力用弓發射出去。後來,人們又發明直接利用火藥的力量來推進的火箭,這種火箭的構造和現在的“起火”相同,箭上有一個紙筒,裏麵裝滿火藥,紙筒的尾部有一根引火線。引火線點著以後,火藥就燃燒起來,產生一股猛烈的氣流從尾部噴射出去,利用噴射氣流的反作用力,火箭就能飛快地前進。這種由火藥噴射推進的火箭,可能在宋朝時就已發明了。

到了明代,有人為了使火箭發揮更大的威力,把幾十枝火箭裝在一個大筒裏,把各枝火箭的藥線都連到,有一種裝有翅膀的“震天雷炮”,攻城的時候,隻要順風一根總線上。用的時候,將總線點著,傳到各枝火箭上,就能使幾十枝火箭一齊發射出去,威力很大。明初還有人根據火箭和風箏的原理發明了原始的飛彈。用弓發射的火藥箭點著了引火線,震天雷炮就會一直飛人城內,等引火線燒完,火藥就會爆炸。還有一種叫“神火飛鴉”,是用竹篾紮成的“烏鴉”,它的內部裝滿火藥,發射以後,能飛100多丈(330多米)遠才落地。這時,裝在“烏鴉”背上跟起火相連的藥線也燒著了,引起“烏鴉”內部的火藥爆炸,一時烈火熊熊,在陸地上可以燒敵人的軍營,在水麵上可以燒敵人的船隻。這兩種火器一震天雷炮和神火飛鴉可稱得上是最早的飛彈。飛空震天雷炮這是現代神火飛鴉,在陸地可以燒敵人的軍營, 導彈的祖先在水中可以燒敵人的戰船,隨著火箭技術的繼續進步,在明代又出現了原始的兩級火箭。明代的茅元儀寫了一部書叫《武備誌》,書中記載了當時一種名叫“火龍出水”的火箭,用一根5尺(165米)長的大竹筒,做成一條“龍”,龍身上前後各紮兩枝大火箭,這火龍出水,這就是原始的兩級火箭是第一級火箭,用來推動龍身飛行。在龍腹內,也裝幾支火箭,這是第二級火箭。使用的時候,先發射第一級火箭,飛到(二三裏遠,引火線又燒著了裝在龍腹裏的第二級火箭,它們就(從龍口中直飛出去,可以焚燒敵人。明代技術水平最高的火箭(發射出去還能再飛回來,這叫做“飛空砂筒”。按照《武備誌》的記載,這種火箭是把裝上炸藥和細砂的小筒子,連在(竹杆的一端;同時,再用兩個“起火”一類的東西,一正一反地綁在竹杆上。點著正向綁著的“起火”,整個筒子就會飛走,飛行到敵人的上空時,引火線點著炸藥,小筒子就下落爆(炸。同時,反向綁著的“起火”也被點著,使竹杆飛回原來的地方。這種“飛空砂筒”,不但是一種兩級火箭,而且能飛出去又飛回來,真是巧妙極(外國人赫伯特瑟姆在他的一本書中還曾寫到14世紀末(中國還有人幻想利用火箭的力量來飛行。他是這樣記述的,有一個中國官吏,曾經在一把椅子後麵裝上47枝大火箭,人坐在椅子上,兩手拿著兩個大風箏,然後叫人用火把這些火箭點著,他想借著火箭推進的力量,再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使自己飛向前方,結果沒有成功。這位官吏的幻想雖然沒有實現,但十分可貴。因為這和現在噴氣式飛機的原理是非常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