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根據共青團工作的實際需要和廣大團幹部的要求,本書按照團十六大和最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的有關精神,緊密結合黨的十七大以來黨中央關於共青團工作的新要求,緊密結合中國共青團90年的光輝曆程,緊密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共青團工作的新探索新做法,對團的基本屬性、團史、團情、團務做了比較係統的梳理和介紹。
全書包括序言、團史、團務、團情。本書的資料來源主要是:共青團十六報告、共青團十六大通過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團十六大以來黨團中央的有關會議和文件、黨團中央領導人關於共青團工作的講話以及新近的一些研究成果,來自《中國青年報》和中國共青團網,在此一並表示感謝!同時,要感謝紅旗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由於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團員、團幹部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修改完善。
導論中國共青團的性質、地位和職責
一、中國共青團的性質
黨章和團章都規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就明確了團的性質和任務。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
團章開宗明義規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它規定了團的性質的核心內容。這一規定包括兩方麵的意思:一方麵闡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青團的領導者,共青團是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力量的一部分;另一方麵,明確了共青團是由青年中的先進分子所組成,是先進性和群眾性的有機統一體,不同於黨本身,也不同於一般的群眾組織。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聯係青年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起著‘傳動裝置’和‘杠杆’作用,擔負著團結教育青年,帶領青年為黨的事業奮鬥,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曆史重任。”1956年9月15日,劉少奇在黨的八大做政治報告指出,“我國最廣大的群眾已經組織起來。各種群眾組織是我們黨聯係群眾的必要的紐帶。除開前麵已經說過的農民所組織的合作社以外,最重要的群眾組織就是工會組織、青年團組織和婦女組織。”
2、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
無產階級政黨創立團組織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引導、教育青年。引導青年學習共產主義是團組織存在的一個重要依據,也是共青團必須履行的一項重要職能。早在俄國共青團創立初期,列寧就曾經指出,共青團的任務,“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要學習。”“青年和所有想走向共產主義的一般青年都應該學習共產主義。”這說明引導青年學習共產主義是各級團組織的一項基本任務。
中國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團結教育青年的核心,堅持對青年的教育和引導,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需要,是黨賦予共青團的光榮任務。它符合青年成長規律,有利於促進青年的健康成長,也是共青團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共青團在長期的實踐中,一直把教育和引導青年作為自己的崇高職責,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武裝全團、教育青年,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革命和建設實踐的鍛煉,成長和成熟起來。團的組織和團幹部應當充分認識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加強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正確理解和把握青年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新的內涵,堅持在實踐中學習的基本途徑,全麵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素質。
3、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團章明確規定: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既闡明了共青團與黨的密切關係,同時也概括地提出了共青團要發揮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這一重要職能。發揮助手作用,“就是協助黨加強對青年的教育和引導,動員和帶領青年努力去完成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發揮後備軍作用,就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青年的思想覺悟和精神風貌,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建設人才。
黨把共青團作為自己的助手和後備軍,體現了黨對共青團的充分信任和對青年一代給予的殷切期望。共青團全麵理解和把握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一重要地位和職能,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密切配合黨的中心開展工作,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教育和組織培養,充分發揮共青團的積極作用。
二、中國共青團的地位和作用
1、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黨中央曆來高度評價團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1949年4月11日至18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剛剛解放的北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十分重視這次會議,會議開幕時特地向大會發出賀電,指出:“過去和現在的經驗都證明,青年團是黨的有價值的助手和後備軍。”1956年9月15日,劉少奇在黨的八大做政治報告指出,“由於青年團過去幾年的有成效的努力,在我國生氣勃勃的青年職工、青年農民、青年科學技術人員和其他青年知識分子中,正源源不絕地生長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突擊力量,並且向黨輸送著大批的新黨員。”鄧小平也在八大《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指出,“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整個曆史表明,它是黨的可靠的後備軍和有力的助手。”自1949年青年團在恢複以來,“青年團的團員已經發展到兩千萬人,在各個戰線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的積極活動。”1978年5月4日,《中共中央關於召開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通知》指出,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共青團團結教育全國各族青年,為黨的事業作出了寶貴的貢獻,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建國28年的曆史證明,“共青團不愧為黨的忠實助手,不愧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支英勇突擊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共青團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全麵履行各項職能,為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取得偉大勝利的30年,也是我國青年運動蓬勃發展的30年。
胡錦濤在共青團十二屆五中全會上指出,“近些年來,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在社會各方麵的支持和幫助下,各級團組織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開展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全麵履行自己的各項職能,在開展思想教育、勞動創造、社會監督等方麵做了許多工作,為推動改革和兩個文明建設,為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整個共青團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好形勢。”
1993年5月3日,黨中央在致團十三大的祝詞中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青團團結帶領億萬青年開拓進取,艱苦奮鬥,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譜寫了曆史的新篇章。“共青團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全麵履行職能作用,為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19日,黨中央在致團十四大的祝詞中再次指出,“長期以來,各級團組織為實現黨在不同時期的曆史任務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促進廣大青年的健康成長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