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胎教中的繪畫教育(1 / 2)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胎教,那麼,在眾多胎教法中,準媽媽如何進行視覺胎教法呢?下麵有專家來一一解答。

繪畫胎教

視覺胎教法中的繪畫胎教,自己動手作畫吧。在雪白的畫紙上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認為自己完全沒有美術細胞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事實上,做美術作業就像接受心理治療一樣,可以達到釋放內心情緒的目的,這種能夠緩解壓力的活動所起到的胎教效果比鑒賞畫作高出數倍。不管怎麼樣,強迫自己作畫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請帶著愉快,自願的心情參這項活動吧。

我們所畫的並不是要拿給別人欣賞的作品,所以不一定要把它畫的非常完美。比起作品完成的好與壞,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在作畫的時候自己是否做到了一直保持鎮定,以及是否有與胎兒共同參與的感覺。

如果孕婦平時就經常進行藝術鑒賞,這種習慣在進行胎教時就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孕婦在生活中不僅要學會從普通的事務中發現美,還要想像如何用圖畫將這種美表現出來。

使用不同的色彩和素材進行繪畫

在進行視覺胎教時要盡可能多的接觸不同的色彩和素材。可以嚐試著用蠟筆顏料和彩色鉛筆繪畫。藍天,白雲或是孩子漂亮的麵龐等都可作為素材。甚至可以對著從醫院帶出來的B超圖片畫一畫胎兒現在的模樣。除了繪畫之外,捏泥人和剪紙也同樣是極具趣味的美術活動。

繪畫能激發出孩子們的想象力

案例:

一次區角活動中,陽陽小朋友在美工區畫了一隻很大的帆船。船上還站著一個與風帆一樣高的人,還有一張很大的裝了許多大大小小、顏色不同的魚的漁網,藍藍的天空上有一個火紅的太陽,小鳥、海鷗在自由飛翔。他的畫麵幹淨而且內容豐富,充滿童趣和幻想色彩,老師很滿意並誇獎了他。陽陽也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老師再次回到向陽身邊時,大吃一驚。剛才那幅美麗的畫麵已被縱橫交錯的黑色線條破壞的麵目全非!老師大惑不解:“你剛才的畫畫的那麼好,現在怎麼打上那麼多黑道道呢?”陽陽像講故事一樣指著畫說:“剛才這條船在海上遇到了風浪和一群海盜,船上的人和海盜打了起來,這上麵的道道就是海盜用槍打的,他們還搶走了魚……”老師一聽笑著說:“你的故事很有趣,可不可以講給小朋友們聽聽呀?”陽陽繪聲繪色的給其他小朋友講起了這艘漁船出海捕魚遭遇海盜的故事。

這個活動收到了雙重效果,不但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同時還提高了幼兒的語言水平。其實,幼兒畫畫的過程實際就是他們表現情緒、情感、意願和想象的過程。這幅畫從一開始看上去很清爽明朗而後來變得一塌糊塗,反映了孩子獨特的感受和想象,是孩子創造力的提高。

繪畫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孩子們喜歡借助繪畫的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對事物的理解。教師應給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幼兒利用繪畫這一手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使他們的情感通過這種正當、積極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使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歡美術活動,並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自我表達和表現的能力。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寶寶畫出一輪綠色的太陽、紅色的大樹、色的小草,多數父母的做法是告訴寶寶:太陽應該是紅色的,小草和大樹應該是綠色的。真的是孩子錯了嗎?韓國早教專家樸拉美的答案:不,是家長錯了!

樸教授指出,3~6歲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最佳時期,創意應該是孩子在遊戲過程中自己發現的。父母對孩子過分幹涉,這樣會扼殺孩子的創意。當孩子畫出綠色的太陽、紅色的大樹、紫色的小草時,家長千萬不要否定孩子,而應該先詢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畫,當孩子給出諸如“綠色的太陽可以讓世界更陰涼”這類充滿想象力的理由時,家長要及時對孩子加以讚揚和肯定。樸教授提醒,家長不要過於關注孩子給出的答案或結果是否正確,而是要關注他們發現創意的過程。

樸拉美教授和她的團隊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最樂此不疲進行塗鴉、手工、雕塑等各類美術式遊戲,他們可能隨之產生創意。家長隻要加以引導,日常生活中的蔬菜、麵粉、泥沙、報紙等,都可以成為激發孩子想象力的工具。樸拉美希望家長嚐試蹲下來,用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