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卷首語(1 / 1)

曆史是過去與“人”之間,永無止盡的對話。

曆史寫滿了滄桑,印記著民族步履的繁艱。後人看曆史,魯迅看到了吃人;柏楊看到了醬缸;有人看到了一種毒素的沉澱;也有人看到了曆史傳承了幾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滿心榮辱與歡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麵性,以上的說法都因他們隻看到了曆史的一個側麵,難免有失偏頗,有以偏概全之嫌。

曆史它其實是一個過程,文化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沉澱下來。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們無限豐富的智慧,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絕不應該有任何褻讀的舉動。然而沉澱的曆史文化有其精華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是我們應該采取的曆史唯物主義態度。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腳步越來越倉促,思想也越來越煩亂,這是一個浮燥的年代,事事瞬息萬變。如果我們整體埋頭在現實的雞毛狗碎之中,便很容易當局者迷,一葉障目。如果我們能夠在睡前的燈下、上班的路上、機場候機時翻開曆史的卷軸,目有所讀,心有所悟,相信會豁然開朗,應對自如。

本書從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整理精編了13個重要的主題或者說是曆史的截麵,試圖讓讀者諸君在曆史的事件之中體會古人的憂思、困惑與睿智,從而可以“知興替,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