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沒有楊家將,但有?捥??(4)(1 / 2)

照理來說,皇帝被刺,隨侍的重臣首先就要追捕弑君凶犯,但是隨侍在穆宗身邊的蕭思溫所想的頭等大事卻是另一樁:遼穆宗沒有子嗣,誰來繼位?耶律氏中有資格問津帝位的人不在少數,蕭思溫則想到了與自己來往甚密的耶律賢——遼世宗耶律阮的次子。他決定做一次大大的政治投機,一麵封鎖消息,一麵連夜報訊給耶律賢。耶律賢聞訊,立即率親信飛龍使女裏、南院柩密使高勳等人,帶著千名鐵甲騎兵奔赴黑山,抵達時,正是穆宗遇刺的次日黎明。他立刻就在穆宗的靈柩前行了即位之禮,當上了遼國的景宗皇帝。由於失去了先機,齊王罨撒葛、宋王喜隱等人隻能對著皇位幹生氣了。——在皇族們爾虞我詐的奪位之爭中,追查刺殺穆宗的凶手下落倒成了不要緊的事情,他們直到五年後才被抓住。

為了表示感激擁立之情,景宗一回到上京,就晉封蕭思溫為北院樞密使、北府宰相、尚書令、魏王,並且征召他的女兒入宮。蕭思溫知道,以自己夫婦的身份和所立的功勞,女兒入宮定然是前途無量。立即滿口應允。

蕭思溫和燕國公主一共有三個女兒,而景宗所選中的,則是最小的老三蕭綽。這時的蕭綽隻有十六歲,但早慧聰明,美麗動人,耶律賢慕名已久了。

據說,在三姐妹小的時候,蕭思溫曾經讓她們一起打掃房舍。兩個姐姐都隻是草草應付了事,隻有蕭綽一絲不苟地完成了父親交代的事情。蕭思溫因此對小女兒格外看重:“此女必定成家。”說蕭綽將能出人頭地、振興蕭家。

看來,蕭思溫雖然文不成武不就,說話還是有點準頭。蕭綽三月剛進宮,就被封為貴妃,僅僅過了兩個月,就在五月被正式冊封為皇後了。

與蕭綽的封妃晉後相對映,蕭思溫也迅速地成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而危機也隨之而來。

遼景宗耶律賢是遼世宗耶律阮的次子。公元951年九月四日傍晚,耶律阮在率軍出征後周途中,於歸化(今河北宣化)祥古山遇刺,和兩位皇後一起被親信大臣耶律察割所殺。當時耶律賢隻有三歲,幸虧禦廚尚食劉解裏見機得快,將他包在氈布中藏進柴草堆,方才逃過一劫。隻是雖然逃得性命,卻留下了病根,而且久治不愈,即位為帝後,又患上了風疾,身體非常虛弱,連馬鞍子都騎不住,更別提處理軍國大政。因此,他逐漸開始倚靠皇後蕭綽處理政務。不用說,蕭思溫做為國丈,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時的蕭思溫身份不凡,不但是朝中重臣、當朝國丈,而且繼小女兒成為當朝皇後之後,他的長女嫁給太宗次子齊王罨撒葛、次女嫁給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三子“欽順皇帝”李胡之子趙王喜隱。這兩位女婿都有極近的皇位繼承權。可以想象,有了如此三個女婿,蕭思溫有多大權勢。

南院樞密使高勳和飛龍使女裏,都是景宗做王爺時的親信,他們對蕭思溫報一個信就居然能加官晉爵、女兒封後並通過女兒執掌全部朝政,滿肚皮的妒恨交加。

保寧二年(公元670)五月,景宗前往閶山(遼寧阜新)行獵,蕭思溫也隨行。高勳和女裏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合謀指使與蕭思溫同為後族族人的蕭海隻、蕭海裏前去行刺。蕭思溫卒不及防,一命歸西。

父親的死,使年僅十七歲的小皇後蕭綽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如此殘酷的權利鬥爭使她的政治閱曆迅速地成熟起來。沒有了父親的幫助,卻有丈夫的支持,她開始發揮自己的才幹,協助景宗治理國家。

當時的遼國,經過了穆宗這個變態皇帝十九年的殘暴治理之後,國勢已日漸衰微。景宗非常想要勵精圖治,將國家扶上中興之路,然而他的身體使他力不從心。於是他將希望寄托在了聰慧過人的皇後身上。蕭綽開始代替景宗治理國家、推行全麵的改革。在景宗的支持下,她得到了盡顯才能的機會,也由此得到了群臣由衷的欽佩和忠誠。

保寧四年(公元672)十二月,十九歲的蕭綽在治理國家的同時,為遼景宗生下了長子耶律隆緒。景宗後繼有人,對蕭綽更是寵愛無比。景宗對蕭綽幾乎可以算是專寵,在他們十四年的夫妻生活裏,蕭綽不但幾乎全權掌握了景宗朝的軍政大事,而且還一共為景宗生下了四子三女共計七個孩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青的皇後蕭綽已經被錘煉成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在景宗的默許下,遼國的一切日常政務,都由她獨立裁決;如果有什麼重要的軍國大事,她便召集各族大臣共商,最後綜合各方意見再做出決定。她所做的決定,景宗最多隻是聽聽通報,表示“知道”了就算數,不會做任何幹預。

在蕭綽的努力下,遼國對外的軍事日漸強盛,對內的政局經濟也步入正軌。遼景宗耶律賢對皇後蕭綽的才幹也已經非常了解,為了對妻子幾年來的辛勞表示回報,他將一個皇帝所能給予的最高嘉許給了自己的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