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它實現了中國人民自鴉片戰爭以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夙願,揭開了中國人民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全新篇章。
新中國成立,結束了幾千年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曆史,結束了百年來資本-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曆史。它使得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它使得中華民族洗刷了百年來蒙受的屈辱,贏得了真正的獨立,從而自豪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它使得中國結束了戰亂頻仍、四分五裂、積貧積弱的局麵,開始按照中國人民的意誌,自力更生,團結奮鬥,為改變以往一窮二白的麵貌,努力進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在曆史和人民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向光輝的未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這個共和國來之不易,它是中國一代又一代仁人誌士曆盡艱辛、舍生忘死,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奮鬥、流血犧牲取得的勝利果實。黨的許多卓越領導人,如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鄧中夏、蘇兆征、彭湃、陳延年、趙世炎、張太雷等,軍隊的許多傑出將領,如方誌敏、劉誌丹、黃公略、許繼慎、韋拔群、趙博生、董振堂、段德昌、楊靖宇、左權、葉挺、朱瑞等,先後在鬥爭中獻出了生命。另據民政部不完全統計,戰爭年代犧牲在戰場和刑場上的革命先烈約2000萬人。其中有姓名可考、收入各級人民政府編撰的《烈士英名錄》的隻有176萬人。
1949年9月30日下午6時,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代表,在圓滿完成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光榮使命之後來到天安門廣場,舉行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在全體代表肅立默哀以後,毛澤東宣讀了他親自起草的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曆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這篇言簡意賅、感人肺腑的碑文,後來由周恩來手書,用金字鐫刻在矗立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背麵,與碑心石正麵鐫刻的毛澤東手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交相輝映。紀念碑基座四周鑲嵌的十幅表現中國人民百年英雄史詩的漢白玉浮雕,是自1840年反對外國侵略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千百萬中華英烈在曆次“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鬥爭中,用鮮血與生命創作的壯麗畫卷的再現;更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光輝曆程的寫照。
從1840年到1949年這漫長而嚴峻的歲月,數以千萬計的有名或無名的人民英雄,為著國家獨立、統一、民主、富強的千秋大業,代複一代地奮勇拚搏,在祖國的萬裏江山留下了串串艱辛探索的閃光腳印。
這無數先烈前仆後繼的腳印,就是新中國的由來。生活在當代中國的每一代、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要銘記和珍惜這段血染的曆史。“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隻有知史,才能更自覺地愛國,才能更主動地投身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