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國門紀事(1 / 2)

1902(光緒二十八年)

1月30日。英日同盟成立。

2月2日。慈禧太後召見赫德,高度稱稱讚赫德,稱他為大清政不可或缺的人才。

2月12日。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報告建議在塘沽建一分關。

2月17日。為支付《辛醜和約》賠款,粵海關監督奉命將距口岸50裏內常關移交給粵海關稅務司管理。本日粵海常關總關辦理交接手續。

2月20日。赫德將《中國的變法和列強》文章送出去發表。

2月21日。唐紹儀被任命為直隸津海關道。

2月23日。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與臨時政府代表美國沙文利上校達成一項關於3月1日以後劃分常關稅收的協議。

2月23日。慈禧太後親自接見赫德,以感謝他為議和所做的“貢獻”。

3月1日。工部尚書呂海寰奉派為關稅修訂委員會委員,會同盛宮保籌議商約修改事宜。前已增派副總稅務司裴式楷、稅務司賀璧理、戴樂爾隨同辦理,同時總稅務司赫德令各口岸稅務司協助。

3月26日。津海關副稅務司梅爾士(FJMayers)負責常關工作。

4月8日。中俄訂立《交收東三省條約》。

5月8日。騰越關開關辦公,關址在騰越南門外六街,下設蠻允分關、弄璋分關、小辛街分關及蠻線查卡、盞西分卡、東門分卡。海關稅務司是英國人孟家美。海關監督由騰越廳同知葉如桐兼任。

5月15日。粵海常關移交其所屬總巡口、總查口、西炮台口、東炮台口、花地口等5個分支機構。

5月16日。唐紹儀致函津海關,在檢查船員旅客時,注意查緝有無拐騙幼兒事。

5月30日。大連實行特別市製。下設市街區、老虎灘區和沙河口區。

赫德通過盛宣懷向英國修約代表馬凱和美、法、德等國代表提出兩點建議:第一,真正執行值百抽五的稅章,否則對這個巨大但很虛弱的帝國不利;第二,因為自甲午戰爭以來,銀價一直持續下跌,庚子賠款又是以關稅擔保,因此建議改以金本位製付關稅。第二點遭各修約國代表拒絕。

5月。赫德要金登幹與英國政府和財政專家羅思柴爾德(Rothschild)討論清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及其財政資源。

6月7日。意國公使嘎厘納(CGallina)與津海關道唐紹儀在天津簽訂了《天津意國租界章程合同》,正式把位於海河北岸麵積為771畝的土地劃為意租界。

6月9日。袁世凱實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6月16日。中日修訂商約談判舉行第一次會議。日方出席代表有:日本駐滬總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MOdagiri)、日本駐華公使館頭等參讚日置益(Eki Hioki)及譯員。中方代表有:盛宣懷、戴樂爾及隨員。

6月27日。中美修訂商約談判舉行第一次會議,出席會議的美方代表有:美駐滬總領事古納(John Goodnow),旅華美商董事、同孚洋行經理希孟(西門)(JPSeaman),另有譯員海克斯(Hykes)。中方代表有:盛宣懷、裴式楷、戴樂爾、賀璧理,另有譯員楊文駿、溫宗堯。

6月。清政府派金登幹參加愛德華國王加冕典禮中國代表成員。典禮期間國王允許金登幹佩戴雙龍頭等第一寶星勳章。

7月12日。唐紹儀入津海關監督署視事。

7月16日。外務部劄行總稅務司,對分攤常關稅收支付賠款一事做了規定。

7月。海關開征洋貨運往內地的子口稅(Inward Transit Dues)。海河第一段裁灣工程竣工。

8月7日。天津都統衙門發布了它的最後一個布告:“本都統等現奉各國統帥飭令,於華曆七月十二日(8月15日)將都統衙門裁撤,所有地方一切事宜交與中國地方官員辦理”。

8月11日。天津臨時政府庫務處已於本月10日結賬。海關與臨時政府商定,自11日起海關為清政府征收常關捐稅。

8月12日。稅務司柯爾樂調離,由穆好士(WNMorehouse)繼任拱北關稅務司。

8月29日。修訂稅則國際委員會簽訂新稅則和善後章程。提高奢侈品的稅率,縮小免稅品範圍,具體規定海關估價方法。

總稅務司令各海關:如查有不因醫治使用販運來華的嘛啡,一概不準進口。

浙海關監督委派從九晶錫綱至鎮海分關協助稅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