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殘疾螞蟻(1 / 2)

銀蟻族巢穴位於地底極深處。說是巢穴,倒不如說是洞窟更為準確,整個巢穴完全修建在地底岩石中,宏大之極。據說大多數銀蟻族居民這一輩子都沒能走出巢穴的十分之一,盡管以銀蟻的大小和速度來說,一輩子也未必能夠走出多遠,但也是頗為宏大了。

巢穴緊鄰一條地底暗河,隨著暗河曲曲折折的河道,巢穴也如殘破鋸齒般蜿蜒而築。族內一直流傳一句話,若不是銀蟻族從來沒有出現一位能拿得出手的蟻皇,巢穴一定能從暗河源頭蔓延到暗河出口處,而不是像現在一般,僅能蜷縮在一處暗河拐角處。

若是按照傳言一般的話,這巢穴真可稱得上是彈丸之地了,但是傳言終究是傳言,隻不過是欺騙一下自己族內還未開靈智的螞蟻罷了。這是每一隻開啟靈智後的螞蟻的心理話。

巢穴經過銀蟻族幾十代數十年的拓展,雖說還不能同傳言一般,但完全開發出“U”型河道一處地域,卻還是能夠辦得到的。

如今的巢穴按照階級和職能的不同,劃分出一種金字塔般的階層,最底層自然是給那些未開靈智的螞蟻的居所,上一層是給那些有緣開啟靈智的螞蟻的居所,而最上層卻沒有誰能夠說得清楚。據傳蟻皇一直在那裏潛修,但那些新開靈智的螞蟻們一直不以為然。那裏常年都沒有任何螞蟻進出,若說蟻皇在裏麵,這麼長時間不吃不喝,也一定餓死了。

常有心懷好奇者想強闖入內,但無一不被一層無形巨力彈開,不死也是重傷。如是幾次,便再也沒有誰有膽量去嚐試了。據族內口口相傳,銀蟻族自從幾十年前在這裏安下巢來之前,這層怪異巨力層便悄無聲息的存在了不知多久。

當時蟻皇也不知施了什麼辦法,能夠自如控製這層巨力薄膜,而後操縱之法便一直由代代蟻皇掌管。到了這一代,就發生了以上的事情。初時族內倒出現了一時恐慌,但恐慌過後又有了新的統治團體。

這些都是由新的統治團體口中流傳出來的,但能有幾分真假又不得而知了。

幾十年間,銀蟻族在如此不見天日的地底想要繁衍生息,不得不說正應了人族那句古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銀蟻族靠著暗河,當然要吃暗河了。

可以看到暗河邊絡繹不絕的螞蟻來來回回的搬運各式各樣的殘肢斷體,這些殘肢斷體千奇百怪,就連族內最見多識廣的老者也不見得能夠認得出都是什麼生物殘留下的。

這些殘肢斷體看起來已經沒什麼用處了,但那隻是其他族群的看法,對於銀蟻族來說,這些堅硬的骨頭和附帶其上的腐肉,就是開了靈智的螞蟻們最喜歡的食物。殘肢斷體亦為暗河披上了一層神秘麵紗,每每都有開了靈智的螞蟻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進入暗河上遊,一探究竟,就從此失去了蹤影。而且這些年來,暗河處也沒能發現類似銀蟻族的屍體。幾次族內都在相商搬離暗河沿岸,但都因為沒有更好的去處而不了了之。

暗河雖然為銀蟻族帶來了繁衍的契機,但是銀蟻族一直對它又愛又恨。因為每年暗河一到為時兩月的汛期,就如同發怒的巨人般,懲罰周邊的一切,為銀蟻族帶來巨大災難。

今年,暗河的汛期馬上就要到來,所有最下層的銀蟻都可以到上一層去避難。這也是這些銀蟻一年中唯一一次來到上層的機會了,若是好運被選中前去開啟靈智,那這一生就真的是風光無限,前途無量了,自然沒有哪個螞蟻會蠢笨的留在這隨時會喪命的最底層了。

所有螞蟻都在七天前就開始忙碌起來,唯獨有一隻小銀蟻還呆愣愣的站在暗河邊,對周圍的忙亂無動於衷。

“唉!這小家夥算是廢了,身體上有殘疾也就罷了,隻怕這一次鬧不好還會在心裏留下殘疾。”這是一位好心的老者不住嘮叨在嘴邊的話語。老者實是非常怪異,開啟靈智後仍然居住在最下層,按老者自己的話來說,自己開啟靈智時半個身子都已經入土了,臨老了不想離開故土。

仔細傾聽老者接下來的絮叨,才弄明白其中的因由。原來銀蟻族內有一個流傳很久的傳統,每一隻銀蟻成年後都要領養一隻蟻卵,進行孵化撫養,這樣孵化出的銀蟻成活率會提高許多。

“這是我們先輩從人族偷學來的辦法,我們銀蟻族組成不了人族家庭式的養育方式,但我們學會了變通,用這種辦法,也不比人族的方法差。”一隻開了靈智的銀蟻曾經在最下層這樣驕傲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