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十八子(1 / 2)

我鄙視他一眼,沒想到一個看起來儀表堂堂人模人樣的東西,肚子裏竟然這麼多壞水,難怪現在好女孩都被豬拱了,果然衣冠禽獸。

悶葫蘆解釋道:“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隻是誇大了言辭嚇唬嚇唬張永成,你想想一個房子裏先是來了一個附著鬼老太婆的翡翠扳指,又住進來一個靈體,之後一個殺人犯小偷又在這個房子被抓估計過幾個月後就該槍斃了,這樣算來一共兩鬼一人在這裏完蛋,你說奇怪不奇怪?咱倆住在這裏是給張永成鎮宅呢,那兩口子如果不搬出去過陣子肯定還得倒黴,我隻是用了善意的,以事實為依據但有點小誇張的謊言保護他們倆罷了。”

我心裏鄙視,你以為你裝善良就可以回到童年了。

到了下午三四點鍾,我和悶葫蘆又餓了,奈何我們已經山窮水盡了,我正想著要不要回家回家偷點大米回來,這時候電話響了。

是張永成打來的,他說他要請我們吃飯,這感情好啊,得多要點菜剩下的打包回家。

到了地方發現就張永成一個人,他說小王有身孕吃不慣飯館裏油膩的東西,不過一會還得來一個人是小王的大伯。張永成說大伯這人喜歡收藏古董,最近好像收了件東西不幹淨出了點事,剛好曾經聽到張永成提起過我們,這才請著吃頓飯。

悶葫蘆一聽有事求我們,立馬貪神附體,也不管我們一共隻有四個人,毫不客氣的叫服務員點了十八九個菜。

過了十幾分鍾,一位老者推門而入,他看起來六十出頭,穿著唐裝精神矍鑠,我們稱他為王伯。我們寒暄一會兒,王伯從懷裏掏出一個小木盒,打開後裏麵放著一串手串。

手串上的珠子是粉色的,有點透明,有棱有角,下麵吊墜著一塊銅錢模樣的紅白相間的石頭,石頭下麵墜著兩塊圓形綠色的小石頭。我雖然不懂但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別的不說,那種撲麵而來的古樸氣息就讓人愛不釋手。

王伯告訴我們,這叫十八子,又叫作手串、念珠,是由佛珠演變而來,佛教中“十八”是指十八界,即六根(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八子手串和朝珠都是清代服飾中的佩件,不過朝珠原是納入禮製的,自有等級分明的各種規定,輕易越不得規矩。

十八子則不然,雖然從來源上說,二者本是同出一源;從式樣上說,它是朝珠的儉省和縮略,一般選用十八顆小圓珠,中間加兩顆精致大氣的佛頭、一佛頭塔和墜腳組成,但它的佩戴卻可以不受等級約束,更為自由隨意,因此是文人雅士十分鍾愛的祈福納祥、把玩珍賞之物,也常用來互相饋贈表達情意,不同的材質、款式、雕工都有不同的意境和隱喻,主人佩戴的手串通常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喜好和品位。

說到佩戴,古人除了像現代人一樣挽在手腕或握於手中把玩,也常常佩戴在衣襟上,如穿對襟衣時,掛在第二顆紐扣上;穿大褂衣時,則掛在腋窩上方的襟鈕上。從現存的許多清宮舊藏十八子手串可發現在佛頭位置係有掛扣,就是為了方便古人佩戴在衣襟上而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