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轉折(2 / 3)

一名平時與陳華小有交情的筆杆子,向他投來求助的目光。陳華原來自忖自己水平也很一般,別人寫的都不行,自己更加不用提了。但抵不住那人的求助,隻好也走過去看。頓珠不耐煩地擺擺手。“你來做什麼,快做事去!”

既然過來了,好歹也要看一眼。陳華陪著笑臉,“總管大人,能不能讓我看一眼呢?”頓珠平素也比較看重他,就氣呼呼的允許了。

揀起那份稿件一看,原來是寫給總理府的一封函件,大意是說對前不久發生的“昌都”事件表示關注,對於事件造成的傷害表示遺憾,並建議明王宮與總理府能夠齊心協力,早日捉拿凶手歸案。一封信函寫得老長,用盡了繁複華麗的詞藻,簡直像一篇議論性的散文。

陳華看了,小心的議論說:“這份信寫得很好,但似乎不夠簡潔,大師沒有那麼多時間來閱讀。似乎存在去蕪存菁的可能。”頓珠眼睛一亮,指著他說:“那麼,就由你來修改。”

陳華倒也不推卻,就按照自己當年在貿易公司書寫信函的習慣,一條條把要點理出來,歸整寫好,兩百來個字就完成了。頓珠看了有些懷疑,但還是拿了出去。大約半個小時後,頓珠興衝衝走進來,笑道:“上師終於沒有再打回來!”

大家都鬆了口氣,原來寫一封信函就是簡單才好,何苦寫那麼多無用的套話。

中午時,頓珠走到陳華身邊,頗有些神秘的對他說:“上師問起今天擬出信函的人,我對他說了你的名字,明王很感興趣,要見一見你。你隨我來吧。”

要說宗燦喇嘛也算自己的恩人,隻是來到明王宮已有一月有餘,因為地位低微,一直無緣得見宗燦。這時他既然見召,進去說聲“感謝”是理所當然的。陳華欣然而起,在眾同僚羨慕的目光中向外走去。

宗燦日常起居、工作的正德店,閑雜人等不蒙召見,是不能入內的。陳華隨頓珠來到殿外,頓珠囑咐:“上師隻許你一人進去,你進去後,要謹守規矩,不能失禮。”

一般人進明王所居的正德殿,即使不噤若寒蟬,也是戰戰兢兢,不敢斜視。陳華則不然,進去之後放鬆得很,四下裏任意打量,見偌大一座殿闕,卻寂靜得象一座墳墓。庭院深若古井,光線從天井投射下來,竟然變得煙霧一樣模糊不清。

明王宮是在原來一處古跡的基礎上加以改擴建而成,這一改建,原來通透敞亮的風格全然變了,變得如此幽晦。陳華小時候常到這裏來玩,兒時的記憶仍清晰得很,見前後變化宛如翻天覆地,不禁暗暗感歎。

正在廊宇間留連時,忽聽身後有人笑道:“施主,你好!”慌忙回頭一看,正是宗燦合十敬禮。陳華忙也學著他樣雙手合十,答應道:“屬下見過法師。”

宗燦莞爾微笑:“原來你就是那個擬稿之人。你很好,很懂我的心意。你是漢人?”陳華答道:“是,我是漢人。”

宗燦注意又打量了他一眼,忽又笑道:“你怎麼看上去這般眼熟?”陳華連忙說明緣由,並表達謝意。“法師忘了嗎?那一天你在人才市場裏救下的兩個人,其中一人就是屬下了。這麼長時間一直不能麵謝大師的救命之恩,我心中著實不安,今天終於能向法師言謝,總算了了一個心願。”

說著,他就要跪下去。宗燦連忙將他拉住,大笑道:“很好,原來是你。人家總說我國有民族歧視,那日我救下你二人,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我雪山國的治國理念就是眾生平等,休說民族之間不分貴賤,就是天下所有生靈,也不能被人任意屠戮欺淩。”

這話正說到陳華心坎上去了,他不由回應。“法師想得很對,但願如大師所言。”

宗燦攜著他手,向殿內走去,一邊向他娓娓道來:“這就是我的夙願,也是佛祖要我完成的使命。但要完成,阻力也在不小,前路迢迢,你願意幫我麼?”陳華心悅誠服於大喇嘛的談吐風度之下,由衷回答:“屬下當然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