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節 繼續,第二計劃(1 / 2)

靖樂王的三位舅舅聞言略一沉思,就開口問道:“全能型的人才,禎崇你說的是需要一個軍師,一個善於出謀劃策的軍師?”

靖樂王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對,一個善於布局,善於出謀劃策,善於統籌,善於文武軍事,善於政事的軍師,最好還能夠善於琢磨人心調解關係的軍師,當然如果是實在沒有,那麼最好找幾個有這方麵特長的人來共同替我謀劃。”

“外公給我的人,都是某一個方麵的特長特別突出的執行性的人才,我才剛剛出宮的時候,就都已經按照所擅長的方麵安排了出去辦事了。”

“現在我的手邊除了宮女、太監和侍衛之外,就剩下身邊的四女了,之外再也沒有任何的可用人手了,什麼事情都要我自己安排計劃親力親為,實在是累的不行,急需有人才來替我承擔。”

“最好是有那種智近乎於妖的頂級人才才好,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最起碼要有各種人才,將我的幕府給搭建起來才行啊!這樣的事情要是靠我自己去找的話,會累死的。”

“所以我首先是要給舅舅添第一個麻煩了,既然舅舅已經給我準備了一籮筐的人才,那麼開府建衙的事情就拜托給三位舅舅了,盡管根據人所擅長的方麵,進行職務安排。”

“嗯,安排好了之後,將名單給我,我會和這些人先見一次麵談談,之後會親自給這些人進行任命,並且安排合適的俸祿和住宿。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

靖樂王這麼大刺刺的就將開衙建府的事情交給了三位舅舅,正適合了靖樂王一向的原則,能者多勞,所謂的上位者,不一定要所有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要將事情交到適合的人手中去辦理,這才是用人之道。

靖樂王可是一向這麼認為的,當然了這合適的人一定是要有著絕對忠心的人才可以,恰巧麵前的三位舅舅剛好是符合這個條件,再加上數十年的朝政經驗,以及在寒門中廣闊到宗師級的人脈,建府這樣的事情交給他們再也沒有那麼合適了。

完全都不用操心的,又快又省力,隻需要到最後任命之前,對任命的名單進行一次審查和人員談話就可以了。

術有專攻,業有所長,不是什麼事情都要插手,才能顯出上位者的本事的,正所謂貴人坐不垂堂,隻需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就可以了,要給下屬劃下規矩,然後在規矩之內給與他們最大的自由度,不要隨意的幹涉,要的隻是需要的結果就可以了。

靖樂王看是隨意的安排,卻是讓靖樂王的三位舅舅在泛起苦笑的同時,眼中卻有欣慰的眼神。

三位舅舅躬身接受了靖樂王談笑之間的安排:“禎崇啊,你倒是說得輕鬆,也會用我們這三個苦勞力,咋就和皇帝陛下是一個樣啊,逮著能用的人手是照著死裏用啊!”

“唉,罷了罷了,遇著你們父子兩個,算是前輩子欠你們的,開衙建府這件事情,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禎崇你就莫要心急,會讓你滿意的。”

靖樂王聽到這裏,嬉笑著向著舅舅耍賴:“舅舅啊,這咋能說是苦勞力呐,你們可是我最親愛的舅舅啊,這不是我隻能靠親愛的舅舅來幫我來著嗎,不然你們親愛的外甥還能夠靠誰啊,你們說是不是啊?舅舅?”

看著稚氣未消的靖樂王在那裏耍賴的模樣,靖樂王的三位舅舅一起就笑了起來,這小子啊,從小就聰明,也是頑劣的皮猴子,除了怕父親之外,就算是自己的妹妹也是拿他沒有辦法的。

靖樂王從小就腦子轉的快,性格能大能小,果敢決斷,從小自己三人就看好他,甚至就算是連皇帝陛下都刻意的培養,靖樂王自己也是很努力的,讀書學習、習武練功都是諸皇子中最為出類拔萃的,這也是為什麼太子不來拉攏的原因之一吧,無論幹什麼都比太子出色的話,太子是無法駕馭的。

靖樂王的三位舅舅笑著罵了一句:“行了,行了,不做這種無賴樣子吧,從小我們看的還少啊,都已經是王爺了,還是長不大啊!”

“這件事情,我們已經應下來了,就不要再說了,這才說了一件事情,還有兩樣呐,時間不早了,趕緊說說吧,我們可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的,我們洗耳恭聽。”

說到最後,三位舅舅的臉色已經嚴肅了起來。

靖樂王也不是分不清輕重的人,當下就已經收起了嬉笑的模樣,一臉鄭重的說道:“我明白了,我們的時間相對於太子和老四來說,確實是相當的緊張,容不得我如此的嬉笑,舅舅的教誨,我受教了,一定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