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逆天(1 / 2)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枝葉在隨風搖曳,似乎是要觸碰天上的遊雲,又似乎是要拉回一些什麼,但始終空空蕩蕩,留不住什麼,哪怕是伴隨著它的風。

少年站在樹蔭下,指尖溫柔的劃過樹身,就像是撫摸絕色佳人的臉龐。遙望夕陽西落,那霞光也在輕撫著少年。自從能夠行走,少年每天都會來到這顆紅豆樹下,欣賞日出,留戀日落。與樹相依,風雨不改。

“小生!回家啦!”

幾乎每天到這個時候,小山頭就會傳來一把女人的吆喊聲音,聲線很柔和但卻有種莫名的穿透力,會準確的傳到小山頭的一角,那兒的一棵樹,樹旁少年的耳朵裏。村裏的人都已經習慣了這帶有關愛的聲音,並把它當作是一個鬧鍾,提示他們,太陽要下山了,該回家了。這一天,過去了。

下山的路雖然陡,但村民們的腳步很利索,他們走的是同一條小路,所以多是結伴而行。而這條山間小路,卻是一個小孩子走出來的,他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十三個春秋,自他四歲那年開始。村民們都很喜愛這個孩子,因為他的善良,因為他的聰明,因為他的堅毅。

三兩個中年男人在路口處聊著一天的趣事,當看見少年下山的身影時舉手搖晃著。“小生啊,今個兒的太陽怎樣,圓了還是扁了。哈哈哈!!!”中年男人的話引來其他人的開懷大笑,少年也笑了。

“今天她比昨天紅了點,明天適合遠行。”

從小生自個兒上山的那天,少年的母親就拜托村民幫忙多看看小生,下山時帶著他下山。這一帶,就帶了十多年,即便現在小生已經長大了,但習慣改不了了。也因為跟著小生上下山,村民知道了一條很安全的小路,自那以後就很少發生事故。為此,村民都很感激小生和他的家人。

小生的父母都不是本地人,從村民的口中得知,當年小生父母就是因為懷了小生才搬來這裏的。不少村民都認為他們是為了小生而離家出走,來到這裏過簡樸的農家日子。這樣為幸福而努力的夫妻自然有很多動人的故事,因此小生的父母受到了本地村民們很多的照顧。

父親,唐哲,一個很有學問的人,當起了小村的私塾老師,村民們都覺得小生的父親無所不知。而小生的母親,嬅罄,是一個儉樸勤勞的女人,即使穿著樸素,身上依然透著一股優雅氣息,是全村公認的大美人。對於這個母親,就連小生都認為是個難得的美女子,就是她的名字讓小生苦惱的一段日子。至於父母的淒美愛情故事,小生也所知不多,隻知道嚴厲的父親很聽母親的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的。

小生一家就住在一間普通的農家房屋裏,家裏沒有電視,隻有一台收音機。簡單的家具很整潔,因為母親每天都清潔打理。家的後麵有一個菜園子,種著各個季節的蔬菜,還有不少的草藥,唐哲懂得中醫藥,兼任村子的大夫,一些小病基本就是一碗藥的事。至於大病或隱患,唐哲就會讓村民到城裏治療,有時還替村民出一些錢。

“媽,我回來了。”放下背上的幹樹枝和一些草藥,磐辰洗手準備吃飯。父親在這時候都是聽著廣播,看著書籍等吃飯。嬅罄的廚藝非常好,哪怕是山間小野味,一樣燒出佳肴。但這晚的飯菜出乎小生意料的豐盛,難道是出了什麼歡喜之事?自家的豬崽沒多,母雞也沒有多下蛋,甚至連家旁的茶花也沒有開。

飯間,家規是吃飯不許說話的,但不時會響起母親的傻笑聲,然後是父親的白眼。從小生有記性開始,就是這樣了。待晚飯後,父親的臉色就正經起來了,小生也知道,該是說事情的時候了。

“小生,有一件事,爸爸要告訴你,在這之前要先聽聽你的想法。”

“你喜歡在這裏生活嗎?”

小生點點頭,他喜歡這裏的寧靜安詳。

“要是有機會到外麵生活,你想去嗎?”

到外麵去?也就是到城裏麵去?離開這小山村,離開那山頭,離開她麼?小生沉默了。

唐哲見小生在思考,也就不再問了,“你先想想,但要盡快回答我,過了明天,這機會就要等很久才有了。”

小生走出了家門,走向小溪邊,坐在一塊大石上。回想起十多年來的一切,這裏的一切,當年的一切,思緒穿梭到很久很久的那年。

唐朝末年,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神秘的人,那人叫唐許,敢在唐朝天下的時代用‘唐’字為姓,自然非凡。這人通識所有詩律經文,博學多才,精通命理星文,更是唐帝的老師。雖然民間穿得風風火火,但卻是較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