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2003年秦文化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概況(1 / 3)

昭惠

2003年有關秦文化的考古發現較多,促使秦文化研究在相關領域有新的進展。本年度10月在陝西寶雞召開的“周秦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有80位專家學者與會,提交論文60篇,其中秦文化專論近30篇。這次會議學術規格高,論文中不乏真知灼見。

本年度有關秦漢文化研究專著有10部,文集4部,通俗書籍10部,發表論文130餘篇。

一、著作方麵

專著有再版《秦漢史》、《嬴姓溯源——兼論嬴秦祖根在東方》、《周秦漢晉方言研究史》、《東周秦漢社會轉型研究》、《戰國秦漢漆器藝術》、《秦漢時期的客階層研究》、《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秦係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秦早期發展史》、《先秦兩漢趙文化研究》、《秦學術史探賾》等。文集有《秦文化論叢》(第十輯)、《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二輯)、《燕秦文化研究》、《秦漢史論叢》等。

本年度出版的專著、文集和圖錄等書籍表現出以下特點:第一,有分量的專著多。

林劍鳴《秦漢史》作為“中國斷代史係列叢書”再版。這本書曾作為大專院校曆史係教材,1989年分上下兩冊出版。該書體例嚴密,內容豐富,史詩翔實,論述精當,在學界有相當影響。此次再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書前更換了十餘幅精美圖片,書中又增加了與內容相關的插圖,近年來的重大考古發現,在書中也有體現。柳明瑞《嬴姓溯源——兼論嬴秦祖根在東方》結合文獻資料和考古出土物重點論述秦人來自東方的充分理由。徐日輝《秦早期發展史》在梳理已有關於秦早期曆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自己的研究收獲與之重新整合,勾勒出一線較為清晰的秦早期曆史發展的脈絡。胡玉康《戰國秦漢漆器藝術》通過綜合分析戰國秦漢時期漆器,論述了這一時期漆器的藝術特色。陳昭容《秦係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是關於秦文字研究的專著。楊師群《東周秦漢社會轉型研究》著重分析研究了中國上古社會轉型的曆史旅程及其特點。沈剛《秦漢時期的客階層研究》以客這個社會階層為切入點,考察中國上古社會向中古時期過渡的演進趨勢。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對秦漢時期數術文化,特別是數術文獻研究有推進作用。張文立《秦學術史探賾》是學術界第一部比較係統論述秦學術史的專著。王子今《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是《中國政治通史》的第3卷,該書用生動通俗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秦漢政治英雄的群像。

第二,個人文集和會議論文集各有特點。

陳平先生的《燕秦文化研究——陳平學術文集》,內容涉及燕文化研究和秦文化研究兩部分的論文,其中秦文化研究的論文14篇,內容涉及秦漢墓葬的分期和秦墓的識別問題、關中秦墓青銅容器的分期問題、秦兵器銘文考釋諸方麵。廖伯源先生的《秦漢史論叢》收錄秦文化研究論文12篇。黃留珠、魏全瑞主編的《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二輯),集學術研究、學術評論和學術資訊於一體,收有秦文化專論2篇。秦俑博物館編輯的《秦文化論叢》(第十輯),共收入秦史秦文化研究文章47篇,其中不乏佳作。

第三,結合考古資料進行專項研究也有進展。

陝西是考古發現的重點地區,尤其是關於秦文化的墓葬、遺址,常有轟動一時的驚人發現。由姚生民編選的《甘泉宮瓦當》收錄甘泉宮秦漢瓦當多種,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甘泉宮文字瓦當,對於甘泉宮的位置判定,更具說服力。

第四,各類叢書中出版秦陵秦俑研究的著作最多。

本年度各類叢書係列中出版秦陵秦俑研究的著作達到5本。這些書籍根據各自叢書的編寫要求,各有側重和特色。袁仲一先生的《秦兵馬俑坑》是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之一。該書依據作者長期從事秦陵勘查、鑽探和發掘的第一手資料,綜合探討了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的重大學術問題。段清波的《帝國的衛士:秦俑》是俗雅中國叢書中的一本,該書的特點是通俗簡明,圖文並茂,配合內容插在書中的照片、線描圖、木刻圖、畫像石、郵票和剪紙等生動活潑,別有新意。張敏、張文立合著的《秦始皇帝陵》以及田靜的《秦銅車馬》均為陝西旅遊曆史文化叢書中“大秦一統”分冊中的兩本。兩書分別介紹了秦始皇帝陵和秦陵銅車馬研究中的重要學術問題,穿插講述了考古發掘和文物修複中的故事,文字活潑清新,可讀性強。孫偉剛的《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是陝西自然與文化之旅叢書之一,重點介紹了近年來有關秦始皇陵最新的考古發現,印刷精美、照片清晰度較高是本書的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