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元眼裏,吳淞要塞似乎完全不值一提,但實際上海軍陸戰隊已經在這裏吃過苦頭了。
佐世保特別陸戰隊提前一天登陸。他們上岸後想起久留米旅團馬上要來,就打算給後者開一條寬敞一點的道——倒不是雙方一下子變得親密無間了,而純粹是麵子問題,要證明自己在上海灘是吃得開的。
他們本來一度也占領了張華浜,可是占領之後虛榮心膨脹,又準備把吳淞給順勢拿下來。
現在把守吳淞的,是19路軍勇將翁照垣和他的156旅。
老翁原來是守閘北的,自從副師長譚啟秀接任要塞司令後,他就奉令帶著人馬來到了吳淞和寶山。
佐世保陸戰隊得知對手是在閘北一戰成名的翁照垣,自然不敢小覷。
先打炮,嚇嚇他們。
陸戰隊集中40門火炮,“咣當咣當”地朝守軍陣地就是一頓亂轟。
這招叫做殺威棒。
炮擊之後,前方濃煙滾滾,為進攻提供了極好的掩護條件。可就這樣,他們還是覺得不牢靠。
坦克車呢?快上來,我們跟著你走。
陸戰隊一共3000人,派出2000,跟在坦克車後麵,一步步地前進。
陣勢這麼隆重,你猜最前沿陣地上的守軍有多少?
一共才一個連(趙金聲連)。
雖然才一個連,可這是翁照垣帶出來的連,猛得很。
當然,再猛,也不是變形金剛做的,都是血肉之軀。經過一個小時的苦戰,趙金聲連傷亡過半,不得不向後轉移。
按理說,陸戰隊以眾敵寡,盡管勝之不武,但也可以見好就收了。未料這幫家夥大概以前就沒怎麼贏過,竟然還想“擴大戰果”,在後麵一個勁兒地窮追不舍。
連長趙金聲跑著跑著,火了。
給你三分顏色,就要蹬鼻子上臉,準備開染房了是吧。
不撤了,回去!
趙金聲從剩下的40個人中抽出幾個人,迎著日軍又回來了。
去拚命?
才沒那麼傻呢。
他們借助於對地形的熟悉,繞了一個圈,轉到陸戰隊的旁邊來了。
到了那裏,趙金聲二話不說,端起一挺輕機槍,眼睛眨都不眨,朝著日軍就掃了過去。
要不怎麼說是翁照垣帶出來的呢,骨子裏都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張飛勁頭兒。
就是這一梭子,打倒了一排鬼子兵不算,還把陸戰隊給打成了兩截,前後分離開來。
中埋伏了!
這是佐世保陸戰隊的本能反應,隊伍亂成了一鍋粥。
說起來,這群小子真是給海軍丟臉,2000人,一個個嚇得麵如土色,跟我們印象中的武士道精神完全對不上號。前半段的尚未完全反應過來,後半段的已經腳底抹油,拚著命逃了。
被他們“追擊”的戰士一看,還等什麼,配合著“伏兵”一起追啊。
陸戰隊一路狂奔,把到手的張華浜又丟了。
40個人,打退了以坦克車開道的2000人陸戰隊,特大新聞啊。當天,上海的英美報紙就用醒目標題進行了報道,英雄趙金聲一時名揚海內外。
這就是久留米旅團上岸後,連陸戰隊的影子都沒看到一個的原因。
可以說,在下元還沒來之前,野村已經兜頭挨了一棒,也難怪他會在“不服管”的陸軍麵前變得低聲下氣了。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棒其實還不算重,前麵還有更大的棒在等著他哩。
陸戰隊的命門
日本海軍之所以在陸軍麵前說話一直硬不起來,或者換一種說法,野村為什麼始終指揮不動下元,歸根結底還是自身太軟的緣故——別的不說,由海軍陸戰隊擔綱的閘北一線就始終打不開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