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隋唐女性的觀念與後世婦女不同,隋唐婦女的生活觀念與她們所處的時代一樣,是一種上升的、積極的、健康的狀態,她們敢於追求自我,敢於衝破束縛,她們用各種方式釋放生命,自始至終有一種“參與”精神。寬鬆的社會環境和隋唐女性特有的勇敢,使這一時期的女性綻放獨特的光彩。她們不忌諱拋頭露麵,穿華麗的、展現肉體美麗的衣服,畫精美的、襯托身份的妝容,她們敢愛敢恨,敢於爭取自己的地位,敢於和男子一決高下。隻有這個時代,能造就豐富多彩的女性。也隻有這個時代,能夠孕育一代女皇武則天。而這個時代,隨著太平公主的死亡,終結。盛唐前奏公元七一三年十月,掌握大權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驪山舉行人生中第一次閱兵式。這兩三個月,他和大臣們都在清理太平公主殘餘的勢力,李旦的工作全部交到李隆基手裏,李隆基初步了解到,當皇上也是個累人的活兒。忙了幾十天,國政有了眉目,他決定舉行一次閱兵式,讓大唐百姓都知道新皇帝的威風。閱兵後再帶著士兵狩獵,他本人也能享受一下當皇帝的快樂。
當年,楊廣押著陳叔寶和陳國大臣,帶著幾十萬軍隊在驪山向隋文帝“獻俘”,天下一統,隋文帝的得意心情,李隆基也能體會到一二,他撥亂反正,連續幹掉兩個強悍的女人,把屬於李家的政權重新奪回,萬民歸心,怎能不得意。李隆基眯起眼,騎在馬上飄飄然,突然發現前方的儀仗隊歪歪斜斜,回頭一看,二十萬軍隊相去五十多裏,旌旗不整,士兵腳步拖遝,心不在焉,將領們散漫隨意,像剛吃了敗仗。這是什麼軍隊!像話嗎!李隆基勃然大怒,命人招來兵部尚書郭元振,痛罵一頓當即撤職,郭元振剛剛在政變中立下大功,沒兩個月就被撤職,心裏也挺鬱悶。看著軍紀鬆弛的隊伍,李隆基的好心情全沒了,他壓住火氣,命人去叫剛剛回到京城的姚崇。姚崇騎馬趕到的時候,玄宗正在打獵,他問姚崇說:“愛卿,你了解打獵的事嗎?”姚崇回答:“為臣在二十歲之前,每日隻知道打獵,現在年紀大了,過去的技藝倒也沒都忘記。”李隆基一拍手,說:“讓朕看看愛卿的身手!”姚崇領命而去,李隆基放眼看去,姚崇指揮若定,原本渙散的軍隊不出一時半刻變得嚴整有序,士兵們呼號衝殺,軍威大振。
李隆基叫來姚崇,要授予姚崇宰相一職。姚崇沒有立刻謝恩,他說:“請陛下答應臣十件事,臣才敢上任。”李隆基有點不悅,這人架子還真大,當官還要講條件。見姚崇神色鄭重,李隆基不由問:“是哪十件事?”“垂拱以來,嚴刑峻法甚多,臣希望陛下能夠施行仁政;朝廷的軍隊在青海敗績,勞民傷財,臣希望陛下不要貪圖邊功,任意攻擊四鄰;皇帝的寵臣觸犯法律,都因恩寵免罪,臣希望陛下不要任人唯親,執法要從身邊之人開始;從前有閹人亂政,臣希望陛下不要任由宦官參政;大臣公卿經常獻禮物取悅陛下,上行下效,這種風氣不可助長。臣希望陛下及皇室不要收取賦稅以外的禮物;外戚為官導致朝政混亂,臣希望陛下不要任用外戚擔任朝廷要職;君主應有君主的威儀,臣希望陛下用嚴肅禮貌的態度對待臣下;忠臣因進忠言被殺,朝廷上無人敢言真話,臣希望陛下允許大臣直言不諱;武後和先皇大造佛寺道觀,耗資巨大,臣希望陛下從此停建道觀佛寺;外戚作亂是社稷大患,臣希望陛下引以為戒。
這十件事,陛下願意答應嗎?”李隆基細細琢磨這十條建議,不一會兒,他雙眼放光,他一直忙著爭皇位,爭到皇位後,都忘了皇帝的本職工作就是治國。姚崇這十條建議,總結了唐朝曆代君主、特別是武則天時期的重大失誤,提出修正措施,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方方麵麵,他還沒想到的東西,姚崇都幫他想到了,李隆基勒了勒韁繩,喜上眉梢,當即拜姚崇為兵部尚書。從武則天時代,姚崇就思索著帝國的隱憂,腦子裏有無數條治國方略,一肚子的才能沒有機會發揮。李旦登基後,姚崇倒是被提拔為宰相,可惜沒過幾天,李旦就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壓力下,把他貶出京城。就算是治世能臣,也需要足夠強大的君主支持,君臣的能力才並駕齊驅,合二為一,才能結束亂世,開創盛世。現在,姚崇終於找到了一直盼望的君主。不由又想起武則天,神龍政變後,姚崇曾為武則天落淚。接下來的八年,朝廷一片混亂,民不聊生,外患頻繁,原本在心理上排斥武則天的大臣們竟然也對女皇產生了一絲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