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一九四五年,盟軍在日本列島登陸。
九月二日那天,在停泊日本列島東京灣海麵的盟國海軍戰艦“密蘇裏”號,日本外相重光、大本營陸軍參謀總長重梅津美治郎分別代表日本天皇和軍方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向作為勝利者的中、美、英、蘇二十六國代表宣布投。
九月三日,在飽受日軍蹂令達八年之久,並有南京大屠殺慘劇的中國南京土地上,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茨也用顫抖的雙手向中國方麵交出了粘滿無數中國人鮮血的指揮刀,並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浩劫人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東方這塊飽受戰火蹂的土地上落下了韋幕。
探索這場浩劫中華大地的致亂的原因,始源於清末,一八四0年,在北美美利堅發動獨立戰爭,擺脫英吉利宣布獨立和成立美利堅合眾國後,丟失了美洲大大片土地的西方列強、素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倫大英帝國急於東方拓展領地,推行鴉片貿易,最終將目光落在了東方中國自稱天朝大國的這塊大地上。
從兩百前前開始,當英吉利吞並中國西邊大國印度,並成立西印度公司那時開始,打著經商旗號的東印度公司鴉片販子們即通過喜馬拉雅山脈和緬甸等地,向中國內地大肆推銷鴉片,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時,鴉片在中國推銷已達百年,造成大批中國人積食成影,軍隊戰鬥力日漸低下,黃金、白銀大量外流,嚴重地影響到當時統治中國的大清帝國安危。終於在十九世紀的一八三九年激怒了大清的道光皇帝,帝一麵下旨禁止在全國吸食鴉片,同時,又派極力主張禁止鴉片在中國流入的禁毒派代表人物、熟知西洋風物的兩湖廣總督林則徐前往廣州禁止英商鴉片從兩廣海路流入,不想,卻觸動了英商的根本利益,大英帝國政府在英商幕後鼓動下,終於一八四0年那年派來了船堅炮利的遠洋艦隊,與中國開始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戰爭的結果,由於當時占中國統治地位的大清帝國政治腐敗、軍事落後,經受不了大英帝國船堅炮利的迅猛攻擊,被迫戰敗言和,割出香港、九龍等地,至此,大清帝國國勢日見衰微。到了一八五一年,又爆發了席卷大半個中國的那場洪楊事件,曆經十四年,就更加重了大清的衰微,洪楊事件平息後,大清上下雖然一片齊心,勵精圖治,雖然有前後不到三十年的同治中興,並建立了一支當時號稱世界第五、亞洲第一的強大海軍艦隊北洋艦隊,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甲午之戰,卻使這支積大清三十年國力、耗資五千萬白銀建立起來的海軍艦隊在一夜之間毀於剛剛崛站的東洋倭寇之手,並宣布戰敗言和,割出台灣、澎湖等島嶼,賠償倭寇白銀二萬萬兩,以安倭人貪焚之心。但從此大清國勢江河日下,沉沉不可救也,終在1911年辛亥那年被徹底推翻,但國內局勢又再次陷入戰亂。
而倭寇利用甲午之戰戰敗大清之機,利用大清所賠之軍費白銀二萬萬兩,大肆整軍經武,興辦教育,發展經濟,變成了亞洲一個令西方諸強都不可小看的強國。
倭寇變做亞洲一令西方諸強都不可小看的強國後,其野心也越來越大,一心夢想著成為當今世界的主人,但想歸想,但其自身還是有著本身的缺點,比如國土狹小、資源缺少等等,還難以實現其逐鹿世界、與西方諸強爭當世界霸主的願望,便又打起了其西麵、與隔海相望、在甲午之戰中曾敗與自己的中華主意來,倭寇深知,要徹底征服中華,必先去其枝連,便在1910年悍然吞並了千年來曾為中華附屬國的朝鮮半島,又於1904年與東來的歐洲俄羅斯沙皇帝國打了一場曠日年久的日俄之戰,最終在西方超級強國、第一個發動鴉片戰爭、用炮火轟開中華國門的英吉利大力支持下,打敗了沙皇,並從沙皇手中奪走了原屬於沙皇勢力範圍之內的中華滿蒙權益,其野心進一步實現,終於1927年公開提出了“欲征服中華,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華”之口號,第一次公開向全世界喊出了征服中華,稱雄世界的主張,終於1931年,利用中華國內各軍閥為爭奪中央大權、爆發中原大戰的契機,由駐滿蒙等地的軍方一小撮人率先製造起駭人聽聞的“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占中國東三省的“九一八“事變,從而終於拉開了中華長達十四年的中日大戰。
戰爭之初,由於當時占中國統漢地位、剛成立不久的南京國民政府畏懼倭軍力量過於強大,戰則可能亡國為由,下令管轄中國東三省的東北軍不許抵抗,一切與倭軍紛爭的事件,均聽從以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一方的英法兩列強操縱的國際聯盟(簡稱國聯)裁處,但西方的英法兩列強卻迫於倭兵的強悍,同時,又再次麵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在歐洲再次崛起的德意誌第三帝國之壓力,對1931年的中日紛爭,采取了偏袒倭方的政策,從而造就了倭心野心再一次膨脹,終於1937年7月7日夜間發動了對中華的全麵征服戰,最終迫使正在內亂的中華各階層認識到了亡國滅種迫在眉睫的危機,從而迅速團結起來,聚集在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南京國民政府周圍,與倭兵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持久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