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廣州的反動派解除了黃埔軍校和省港罷工委員會的武裝,封閉革命組織。隨後,蔣介石的爪牙在南京、無錫、寧波、杭州、福州、廈門、汕頭等地以“清黨”為名,大規模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共產黨員蕭楚女、熊雄等人相繼被殺。東南各省陷入反革命白色恐怖之中。與此同時,4月6日北方的奉係軍閥張作霖指使反動軍警采取突然行動,包圍蘇聯駐華大使館,逮捕李大釗等我黨北方區委領導人和國民黨左派、蘇聯使館人員以及居民等80餘人。4月28日,李大釗等20人英勇就義。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帝國主義和江浙財閥的支持下,在南京建立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反革命政權──南京國民政府。
在革命的緊急關頭,中國共產黨於1927年4月27日在武昌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但這次大會,沒能清醒地判斷當時的局勢,導致對汪精衛、對武漢政府采取右的遷就政策,並且對他們可能的背叛喪失警覺,不去作好相應的準備。喪失了挽救革命時機,因此沒有能夠擔負起在緊急關頭挽救革命的任務。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中國大革命受到嚴重的摧殘,標誌著大革命的部分失敗,是大革命從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
2.“馬日事變”湖南工農運動的迅猛發展,引起了湖南的土豪劣紳、不法地主、資本家、國民黨右派分子和一些反動軍官的恐懼與仇視。1927年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就迫不及待地於5月21日在長沙發動了反革命的“馬日事變”。
何鍵是策劃“馬日事變”的罪魁禍首。何鍵,醴陵人,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三十五軍軍長。1927年4月底,他利用唐生智去河南北伐前線之機,邀集死黨葉琪、李品仙、周斕、夏鬥寅等人在漢口召開秘密會議,策劃“清黨”反共的反革命軍事叛變,為了便於推卸責任同時又便於在幕後組織這場陰謀活動,經反複研究,決定避開中共有可靠軍隊的武漢,而選定中共無軍隊的湖南省首先發動。
隨後,何鍵委托其心腹軍部中校參謀餘湘三去湖南具體策劃。餘湘三到長沙後,取得了代省主席兼軍事廳長張翼鵬的支持,選定許克祥的獨立三十三團充當叛亂主力。許克祥本是一個慣於在軍閥廝殺中東奔西投的亡命之徒,其父在湘鄉老家受到農民鬥爭,對共產黨懷有刻骨仇恨,一經餘湘三等人許願高官厚祿,激起為父報仇情緒後,就毅然充當了反共急先鋒。5月17日,叛亂幹將餘湘三、王東原、許克祥、陶柳、李殿臣、晏國濤、魏鎮等人在小吳門外許克祥團部開會,決定用公開軍事行動徹底摧毀共產黨和各革命團體機關,推定許克祥擔任指揮,於5月21日晚上行動。
5月19日晚,三十五軍駐長沙留守處部隊開始公開尋釁,收繳了工人糾察隊10多人的槍支。三十三團許克祥部唆使傷兵向維持秩序的工人糾察隊無理尋釁,並進行毒打。長沙城已呈“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麵對劍拔弩張的形勢,中共湖南省委(原中共湖南區委)、國民黨省黨部和省政府雖然於5月20日夜采取了一些對付反革命的緊急措施,但由於全省工農武裝尚未組織起來,各縣農民的自衛武裝還處於零散狀態,又沒有掌握可靠的部隊,因此無力阻止反動武裝對革命政權的進攻。
5月21日,即星期日的晚上,一場駭人聽聞的反革命武裝政變在長沙發生了。這晚11時許,1000多名荷槍實彈的叛軍,在許克祥的指揮下,分別向長沙城內各革命機關進行突然襲擊,省總工會、省農民協會和國民黨湖南省黨校是他們攻擊的主要目標,其他革命機關,如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省特別法庭、國民黨省市黨部及工運訓練班、黨員訓練班等,均遭叛軍瘋狂襲擊。至22日上午,被搗毀和襲擊的革命機構達70餘個。叛軍在長沙整整捕殺一夜,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人士和革命群眾達100餘人,被捕的40餘人,被臨時拘押的則無法計算。與此同時,在押的土豪劣紳則全部開獄釋放。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總隊奮起抵抗,同敵人展開激烈的戰鬥,但是,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沒有能夠擊退敵人的進攻。因21日的電報韻目代日為“馬”字,所以這次長沙反革命事變稱為“馬日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