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江湖中號稱“百裏踏血不歸人”的青要宮宮主七十二氏的重傷被捕。
先說那青要宮,是江湖中第一邪教,宮主七十二氏號稱“百裏踏血不歸人”便是以屠殺人命為樂,江湖人氏人人得而誅之,卻無奈技不如人。“青要宮”“七十二氏”在江湖中張狂了整整七個年頭。
然後,重傷七十二氏的是江湖名門蕭家蕭幾和李惠夫婦,夫婦二人合練的一套九巔劍法,在七十二氏心口刺下不淺的兩劍,卻被狂怒的七十二氏用內力震傷心脈,七孔流血而亡。
重傷的七十二氏,本該被關押在少林四大聖僧駐守的地牢,但如今卻是被朝廷關押在貝州府天牢,這世道,本是江湖不犯朝堂,朝堂不犯江湖的,但一個七十二氏,卻把江湖和朝堂攪了個混亂。
隻因他在被捕前一個月,把皇帝的寵妃尹小惜居住的惜雪殿屠了個底朝天,殿裏上下六百七十一人,包括已有龍胎的尹小惜都不能幸免,更甚的是相傳美得驚為天人以致除了見皇帝,見其他人都要蒙麵的尹小惜,被生生撕去麵皮,剖開了腹部。
七十二氏罪該萬死,重傷的七十二氏在天牢裏活得也不痛快,俗話說:虎落平陽被犬欺,也不過是這樣。看守他的獄卒,恰好有一個妹妹在惜雪殿謀活,慘死在了七十二氏手下。
傷心至極的獄卒,在牢裏生生將重傷的七十二氏用酷刑淩虐了三日,第四日提審,七十二氏被發現呼吸全無,屍體冰涼。
七十二氏所犯之罪,本就該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小獄卒被打了幾板子趕回了鄉下。
隻是欠江湖一個說法,畢竟七十二氏還是江湖中人。
問題就出現在這裏,皇帝下令讓驗屍官去驗屍,待確認七十二氏已死後,告詔天下,也算一個交待。
可是,就在驗屍的當天,天牢裏什麼也沒有,或者說除了屍體,什麼也沒有,但是無數具屍體裏,卻沒有一具是七十二氏的。
是的,七十二氏被劫獄了,或者說是偷屍,順帶劫走的還要二十四個重犯以及看守獄卒的十三條性命。
故事就這麼展開了......
江湖中各種茶館裏,說書的先生都在講著一個人的傳奇,那個人的名字叫蕭搖,是著名的殺手組織殺手堂的頭號殺手,買他殺人標價到了兩萬兩,是殺手堂中最貴的殺手。
殺手堂的殺手都是有排名的,排名不是按武功實力的高低,這些表麵的東西,而是他們殺手的“命價”。
所謂“命價”是殺手堂所獨有的一種手段,用以淘汰掉較弱的殺手,它由殺手堂的顧客評價出殺手的性命所值的價錢,就像是蕭搖的“命價”居於榜首,是五百萬兩,就是說,誰若有能力殺了蕭搖,便可拿著他的首級來殺手堂兌換五百萬兩銀票,貨真價實。
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裏,江湖中都流行以殺掉殺手堂中排名較後的殺手為賺錢方式,因為殺手堂真的很守信,而且殺人償命,殺殺手一點負罪感也沒有。
可是好景不長,從“命價”榜排名最末的換成一個“命價”為一萬的叫韓基的殺手後,再有沒有人能從殺手堂拿去一分錢。
但是,殺手堂名聲更盛了。因為,這是一個絕對高手的組織,同伴的血把整個殺手堂提煉成一個沒有失敗的隊伍,而蕭搖,站在這個隊伍的最前麵。
這些,並不是說書人愛說蕭搖故事的原因。他們愛說蕭搖的故事,是因為蕭搖經曆了太多的傳奇,而他,本身就是個傳奇。
不要以為蕭搖這樣的殺手冷漠無情孤獨寂寞,其實他有很多的朋友,並且,他的朋友們早些時候都是為了殺他而來的。畢竟,人人都以為,殺手堂頭號殺手定是窮凶惡極之人。再加上五百萬兩的確不是一個小的數目。
隻不過,蕭搖至少還健康的活著,所以,想殺他的人,最後都成了甘願為他兩肋插刀的朋友。而蕭搖,依舊頂著那顆價值五百萬兩的腦袋招搖過市。
對於他頭頂的五百萬兩,有一個人是最擔心的。那個人也就是少有的,不是因為五百萬兩而結識蕭搖的人。
他叫秦無衣,是江湖名門秦府的三公子。
蕭搖和秦無衣是發少,或者說是同門師兄弟,他們各自掌握著對方的一個重要的秘密,一存十三年,足見感情之深。
蕭搖喜歡多管閑事,大概是過於頑強的生命力在作祟。但是莫名其妙的,他去管一些事情本都是小事,最後都成了江湖大事,而他的那些身份非同一般的朋友因此更喜歡叫他幫忙。江湖甚至有:“武林大事不離蕭。”的說法。
江湖中每個說書先生都會說好幾段蕭搖的故事,比如《蕭搖肅清丐幫》?《蕭搖獨闖天地門》又比如《蝴蝶扇三戲輕衣劍》......蝴蝶扇即是蕭搖在江湖中的稱號,輕衣劍便是秦無衣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