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民俗博物館:承載悲愴與夢想(1 / 1)

2009年5月10日上午,我懷著會會已在網上熱炒的“天仙姐姐”賈倩的念頭,在安州大道旁的一棟樓房裏,找到了租住在這裏辦公的北川縣文化旅遊局辦公室。

不巧,賈倩此時不在。“我們這裏‘天仙姐姐’‘天仙妹妹’多呢,北川美女多得很,她嘛,隻算其中一個……”當我說出我要找“天仙姐姐”時,滿屋子的人都這樣說。沒見到賈倩,我想見林川局長。我問:“林局長呢?”“他出差了,在外麵呢。”

很快我跟他們熱絡起來,認識了在場的文化旅遊局紀檢組長鄧紅、副局長林繼忠。鄧紅看上去十分幹練,具有女性特有的潑辣和利索,林繼忠則有些瘦弱,想象不出他的骨子裏有多麼堅強。

我想找他們聊聊,可鄧紅和林繼忠因有要事得馬上出去。他們安排辦公室主任徐正斌給我提供了北川一年來旅遊文化恢複和重建的相關資料,以及林川局長的彙報材料,這些內容讓我對北川旅遊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常言說,來得好不如來得巧。32歲的北川文物管理所副所長陳仕瓊正好在接待一位藝術家。這位頭發花白的藝術家在其弟子的陪同下專程從西安來捐贈作品,我提出跟他們一起去看看,正好給他們拍照。徐主任和陳館長連聲說,好,好。

於是我們在陳仕瓊帶領下,來到位於安昌人民公園內的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舉行了簡單的交接儀式。這真是一件震撼人心的作品——橡木浮雕《胡主席、溫總理在四川地震災區》。在交談中我了解到,這位藝術家叫王旭飛,筆名鄉草,今年65歲,是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著名書畫浮雕師,主要作品有王羲之的《蘭亭序》、諸葛亮前後《出師表》、******《沁園春?雪》以及劉文西代表作《東方》等。他在2003年2月曾獲得陝西省民間藝術家協會主持的挖掘民間絕活書法浮雕一等獎,廣受關注。

他用8個月的時間潛心創作了橡木浮雕《胡主席、溫總理在四川地震災區》,長153公分,寬115工分,畫麵內容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後,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國務院總理******即時前往地震一線,親自指揮抗震救災。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又親往地震災區,兩位領導人在災區不畏艱險、辛苦奔波的身影,使國人為之景仰,使世界各國為之起敬。畫麵是******總理5月15日下午在綿陽機場迎接胡****總書記的一幕。畫麵上,兩位共和國領袖在地震災難中刹那間握手的定格,以及指揮若定的堅毅神情,再次通過畫麵傳達給我們,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體現了從中央到地方,在大災麵前有大愛,顯示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這件作品從構思到製作,曆時8個月,於2009年4月底完成。王旭飛說,完成這件作品,表示了自己內心對兩位領導人的敬重,也給後人留下了這具有曆史紀念意義的一幕。

捐贈交接儀式完成後,陳仕瓊邀請我們參觀了他們征集到的大量地震文物。這裏的每一件文物都讓人震撼,我們千百次看到的鏡頭將在這裏重現,有抗震救災期間解放軍戰士使用的鐵鏟,孩子們舉著的“謝謝”、“溫總理辛苦了”等等標語,以及大量地震遺物,還有全國各地捐贈的大量的文化作品。但這些文物都還堆放在設於安昌的臨時辦公室裏。

陳仕瓊說,由澳門基金會捐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建設即將啟動,不久的將來,這些彌足珍貴的文物,包括藝術家們捐贈的作品,都將在博物館中一一展示出來,包括橡木浮雕《胡主席、溫總理在四川地震災區》可能就是鎮館之寶。

在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地震中,陳仕瓊68歲的母親杜臘秀、5歲的兒子陳政都遇難了。為了再要一個孩子,陳仕瓊已經戒酒幾個月,但他今天高興,陪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喝了一點啤酒。陳仕瓊從阿壩師專中文係畢業,曾任北川青片小學教師,2003年借調到民族宗教事務局,2004年調入文化旅遊局的文管所工作。

“地震前博物館和文管所合署辦公。”陳仕瓊說,“地震時,氣象局局長劉勝的妻子被石頭砸死,我們跑出門時她還有一口氣。博物館當時在編8人,上班4人,有1人遇難。這名工作人員是彭曉華,20歲,在家帶小孩子,連孩子和她一塊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