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月球是人類第二個家嗎(1 / 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試想能不能到其他星球上生活呢?比如火星、月球。

對於生命,水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人體生命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可以堅持半個月,而如果是沒有水的情況,連一星期也維持不了。因此人類要想走出地球,在外星球上開拓生存空間,水是第一位的條件。科學家說:液態水(H2O)是動植物生命存在的基礎,凡有液態水存在的地方,就有生命存在的理由。哪個星球上有水,哪裏就可以生存。所以首先我們就要問:在月球、金星上能否找到水?

1998年3月5日,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的科學家們向世界鄭重宣布:他們在月球表麵隕石坑陰暗的深處發現了水。

他們是這樣解釋水的發現的:兩個月前,由佛羅裏區發射升空的“月球探測者號”機器人探測器,對月球表麵進行了7個星期的掃描。探測器上的中子譜分析器發回的數據表明,月球隕石坑底部的土質很鬆,裏麵有大量的氫;而氫的存在表明幹土裏有冰碴。

這一消息很快蔓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人們不禁會問:月球上為什麼會有水?有多少水?會有生命嗎?

1997年,中國學者雷文星在其《地球大揭秘》一書裏曾作過試探性的解釋:月球與地球的年齡相當,內能與動能都小於地球,故體溫上升得慢一些,演化的速度也慢了一拍,目前它還處於水冰球階段。在其約5公裏厚的水冰層底部,有一層並不環流的水幔。水幔底部是矽酸鹽類和硫包裹著的鐵鎳核。水冰殼表麵是一層冰土和礫石,若向月球表麵發射一顆導彈,便可揭示出它塵下冰殼的構成及殼下水幔的存在。

聲稱發現月球有水的美國科學家則進而認為:在過去幾千億年裏,由於冰彗星和冰隕石襲擊月球,故而把冰留在月球上。“月球探測者號”首席分析家艾倫·賓德博士說:“月球生成時是幹的,水是後來加上去的。”

根據機器人探測器發回的數據,艾倫·賓德博士和他的同事、中子譜分析器專家威廉·費爾德博士初步推斷:月球上水的總儲量有可能在1100萬噸至3.3億噸之間。如果月球隕石坑底土壤含水層非常深的話,月球上水的總儲量有可能達到13億噸。負責勘探任務的哈伯德表示,經初步估計顯示,在月球上,水源廣泛分布在兩極表麵各處,數量足可填滿一個麵積達5平方公裏、11米深的湖,他進一步指出:“我們發現,兩極每立方碼泥土便含有4加侖水。”

美國能源部科學家費爾德則冷靜地說:“水的存在是合乎邏輯的推論,皆因水是氫最穩固的形態,也是氫最有可能在月球上出現的形態。然而在確定之前,我們仍需先取得樣本。”

賓德認為,從月球上的冰塊提取水分過程絕不複雜,隻需收集有冰的泥土,放在一實驗室內加熱,使冰熔化,再經蒸餾便可得到水。由於月球的沙質土更為鬆散,故提取水分理論上將更容易,問題的關鍵是,必須先製造一些可以在攝氏零下230度氣溫中使用的機器,才可以在月球兩極進行采樣。

科學家們指出,月球上發現水對人類走向太空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因為離地球最近的月球有可能因此成為人類探測太陽係其它星球的跳板和中轉站。他們認為,即使月球上水的儲量隻有3300萬噸,也可保證24萬人在月球表麵生活100多年。如果從地球向月球運輸3300萬噸水,至少需要耗資60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