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梧村以前叫青牛村,至於現在的名字則源於村口的一棵大梧桐,十七年前,它除了長的大之外倒是和一般梧桐沒什麼兩樣,同樣都是表皮斑斑駁駁,顯得病懨懨的。但忽有一夜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一道閃電直擊村口的那棵梧桐樹,不知道是不是年代長了這一夜裏成了精,渡了天劫,一夜過後這棵五人合抱的巨樹上出現了一副清晰的龍紋。那白色龍紋在青綠色的表皮上栩栩如生,自樹根盤飛而上,龍頭在茂密的樹冠裏若隱若現,五隻利爪分叉出五根最粗壯的枝椏。如此壯觀的場景著實把第二天看到它的當地凡夫俗子嚇得屁滾尿流,村裏唯一的一個老書生也是老村長卻拍案道,此乃天龍下凡,是極大地祥瑞,吾村必定大興。隨即把他早就覺得粗俗不堪的青牛村改名叫做了龍梧村,並規定,每逢每月的初一的清晨,全村的人都要來樹下參拜,各家輪流獻上家禽家畜做貢品。從此,龍梧村裏人人都對村頭這棵靈異的聖樹畢恭畢敬,除開每月的祭拜,便是路過了或是遠遠看到了的,都要虔誠的行上一禮,默默的祈禱天氣風調雨順,家裏人健康平安。
但是在所有人裏,隻有一個聲音反對這棵神聖的龍梧,她是村裏唯一會醫術的人——巫媼。巫媼已經過百歲了,全身上下加起來不過五十斤,瘦的皮包骨頭,布滿深邃皺紋的臉上出奇的有一雙明亮到妖異的眼睛,一雙不該出現在她這個老人身上的大眼睛。她獨居,由於會醫術,她是全村上下除了村長最尊敬的人。沒有人不得病,但凡是得病的,家裏人便急忙抬去巫媼那裏。巫媼有規矩,治病時不能旁觀,所以巫媼家總有一個房間是空出來的,一條厚厚的簾子遮住了裏麵的光景。沒有人知道自己是怎麼被治愈的,所有人隻記得巫媼讓自己看著她的眼睛,望著她那明亮的大眼睛,真是說不出的好看隨後便怎也忍不住的沉沉睡去,一覺醒來,得病的感覺已經甚好,外傷的則已經包紮仔細,不出三日便好。妙手回春,神醫在世是各個村民給巫媼的尊稱。但巫媼有規矩,治病不收錢,但必須送上村旁深林裏種種植物,在村民看來,這些自己不識的植物定是巫媼用來治病的藥材,所以不光自己,每家每戶的孩子平日裏沒事都會和大人一起去林子裏找那些巫媼教給他們認識的植物,雖然很稀少,但總還是找得到的。自然,每天都有村戶自覺按照定好的順序做好吃食送去巫媼那裏,一日三餐,從不落下。巫媼話不多,但是人們都很尊敬她。
關於這次的梧桐生出龍紋,在人們圍觀時,巫媼隻是在自己門前遠遠望著,淡淡的說了句:“古鳳棲梧,此白龍現,非怪則妖。”如她所言,巫媼盡可能的避開那龍梧,她沒有一次出現在祭拜龍梧的隊伍裏,而人們也非常體諒的認為巫媼年歲大了,不必多禮,於是更努力的祭拜著龍梧,希望自己的虔誠也能帶給巫媼一份祝福。
……
十七年,時光冉冉,白駒過隙,龍梧村沒有發生老村長口中必將發生的大興,但也沒有衰敗,一切如常。在此期間,隻發生了一件大事。那是在七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打破了夏耘農夫們的寧靜,急忙到家時天上烏雲黑的如同能滴出墨汁,暴雨如同顆顆鋼珠狠狠地砸下,大家沒有心思去關心地裏的莊稼作物,因為狂暴的雨水和大風已經把他們的房屋摧殘的岌岌可危。一夜有驚無險的過去。第二日清晨,雨停了,這一夜讓人們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一夜,那次梧桐一夜間生出了龍紋,於是大家不約而同的出門走向村口梧桐樹那兒。一路泥濘,沿途他們看向自己田地一片狼藉時都心中大痛不已,但大家更好奇這一夜龍梧會怎樣,有人說化為龍形飛上天去了,有人說渡劫失敗了已經焦枯了,還有人說變成一地金銀財寶了……“嗚哇——嗚哇——”就在人們議論紛紛時,一陣嬰兒的哭聲讓他們都停下了腳步,你看我我看你,哭聲是從龍梧那兒傳來的,是誰家孩子被大人拉來了?還是?大家都加快了腳步。
“這孩子是這夜裏被丟在這兒的。”巫媼用她枯瘦的手臂將一個嬰兒抱在懷裏對前來的村民說道:“我檢查過了,龍梧並無大恙,隻怕昨夜是一場普通的大暴雨罷了。這孩子從此由我帶著吧。”村民一時間都愣住了,在他們的印象裏,巫媼好像從來沒有來過龍梧這兒,不過既然她開口說沒事,那龍梧必定是沒事了。至於那孩子,唉,是哪家狠心的大人把這般小兒在這麼個雨夜裏拋棄了,咦?看這包裹的華美布料,難不成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可就是村裏最富的開雜貨鋪的杜老頭家的二柱子也沒用過這麼華麗柔軟的料子啊,這到底是……巫媼沒有等大家回過神來就抱著孩子走了,孩子好像睡著了,沒有哭鬧。村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又看了那龍梧一眼,除了掉了點葉子倒也沒什麼變化,等下,掉了葉子?頓時,自家田裏的慘痛模樣浮現在了各位農民伯伯的腦海裏,一個個臉上掛起了死了老爹或是類似老婆跟人跑了般的表情,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向了自家田地。
龍梧村又恢複了往常的寧靜,各家的地裏或多或少遭受了損失這讓大家臉上都陰沉沉的,不過大家倒是都對那個被巫媼帶走的棄嬰挺感興趣的,一些大姑大嬸神叨叨的交流著自家的八卦心得,把那棄嬰的身份傳的很是神秘,有人說是遙遠的鎮上的被追殺的大戶人家的兒子逃到這裏,也有人說是上天顯靈龍神賜下的神嬰,還有人說是隔壁老王家和李寡婦的私生子……不過不久,巫媼就向眾人介紹了這個龍梧村的新成員,根據她的檢查,這個孩子三個月左右大,男孩兒,身體虛弱。巫媼稱今後自己會調養好他的身體,不讓他夭折,待他長大一些,便把自己所學醫術傳授與他。村民大多是性情淳樸之輩,聽到這兒也紛紛對那嬰兒投去了慈愛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