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中美關係將何去何從(1 / 2)

人們一再就中美關係的問題提出疑問,想知道我的看法,美國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中國,或者說應該對蔣介石、台灣、大陸的共產黨政府采取怎樣的策略。

“策略”是個很寬泛的詞彙。“現在”在時間上隻是很快就會過去的一個點。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所麵對的、需要政府為之努力的問題,也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中國雖然是個大國,擁有眾多的人口和資源,但也不過是我們需要麵對的眾多國家中的一個。在我看來,對任何國家和地區製訂策略,首先要對世界整體局勢做一個明確的了解。這就需要了解我們自己和那個國家的人民,對整個世界有個正確的態度。

我們要關心的不隻是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也要對其他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利益有所關注。還有一些根本性的原則問題,也是在製訂策略時不容忽視的。就是說這個策略必須建立在合法、道德和正義的基礎上,並且還要服務於任何與我們有關係的國家和人民。基督教中就存在這樣的原則和概念,那麼,既然我們選擇按照這種原則製訂了對外策略,那在實施的過程中就要保證以此為指導。

不同的國家情況不盡相同,與他們的周旋就會出現一些變動,但不管怎樣,都要堅持在指導原則上的一致性。這也是我們最終要實現的一個目標。我們原則中最根本的一條,是所有的個人和民族都應該具備獲得自由的權利。而我們的目標中最重要的一個,是確保我們始終是一個自由的國家。要忠於那個原則和實現那個目標,我們在考慮問題時就不能隻想到自己,還要考慮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存問題,還有他們的安全和自由。

我們和中國的關係在我看來也帶有類似的性質。我的國家和人民首先應該像以前一樣,繼續同情中國人民,我們的政府也應該堅持傳統的對華政策。這些舉動表明了我們的信念,那就是中國應該保持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它的領土完整和管理國家的自主權必須得到尊重,也應該對中國領導人為實現自由、民主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

中國人民有著優秀的民族傳統和個人能力,這是我們應該學習去研究和理解的。我們必須考慮到,這是一個強健、智慧的民族,擁有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四億五千萬人口。同樣不容忽略的事實是,中國有著與美國的差不多大的國土麵積,它位於東亞的中心位置,有著豐富的資源和大力發展工業的能力。這個事實的含義是,中國在它的鄰國眼中,一直是一個“中央帝國”般的存在。我們還應該回顧並研究一下中國近代的曆史以及和它長期以來在經濟、文化和政治上所保持的友好關係。我們要從曆史的角度重新考量這個國家的一切,它的革命和民族主義運動,國民政府的創建所付出的努力,該政府還對日本長期的侵略做出了有效的抵抗,它作為盟友的表現和在聯合國的創辦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在擔任理事國期間作出的貢獻。我們應該考慮到,《雅爾塔協議》和《波斯坦協議》對國民政府造成的影響,蘇聯背叛了它,轉而支持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