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寧海縣城(1 / 2)

大宋年間,金兵入侵,戰亂不斷,特別是靠近邊境的地帶更是戰火紛紛,老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時不時的,年輕人便被抓去當壯丁,但凡有個年輕的都是躲著大道不走走小路,能躲著決不明著,誰也不想被白白抓去充當大宋的擋箭牌,當然也不乏愛國的將領人士,但那種寧為國亡不想獨活的英雄畢竟是少數的,就像嶽飛、楊家將,這是僅有的少數,這是我們無法到達的境界,但也有反其道而行的秦檜一類的奸人,在戰亂的年代什麼也可能發生,什麼人也能有,就是所謂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吧,但鳥都是要飛的,管它世道的滄桑輪變,世人的正直奸猾,都掩埋不了前進的方向,就像在這遭亂的世道上也有靜修的人,也就是被成為超凡脫俗的修仙之人,他們不是藏在那個大山,就是隱在這個小河的,這也為那些躲避戰爭的青年提供了去處,所以在這戰爭不斷、雞犬亂鳴的年代修道的人卻是越來越多,成為當時的一種風尚,這是當時的一種怪現象,讓人苦笑不得,國家正需要人才之際,大批的青年一代卻全部投身修真一道,導致國家人力資源緊缺啊!但畢竟改不了世人都想成仙升道的yu望。

這其中有座縣城名叫寧海,由於遠離戰爭激烈的邊境地帶,所以百姓生活還算安樂,縣城分為兩個大門,北門和南門,東西也各有個小門,同南北相比就像是城門同院門相比了,當然也相比很冷清了,縣城有兩座橋,南北各有一個,分別在離城門不到500米的地方,兩座橋中間是個大廣場,廣場是人們聚集的地方,這是全城最熱鬧的地方,而在廣場的東北角是寧海衙門,衙門的建設不是十分的宏偉,平時也顯得很冷清,可見這是一個治安相當好的地方,再往南走是寧海最大的酒樓,酒樓的生意十分好,人特別多,都快擠出來了,酒樓的二樓有個中年人,他此時正說著“·····那金兵把嶽家軍圍了個水泄不通,嶽家軍的好兒郎們個個不懼,都要以命相抵,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大家想想那可是生死一線啊,你們誰能做到?”樓上樓下的大喊“說老三,我們沒那膽,恐怕你也沒有吧,別囉嗦了快往下講,嶽將軍來沒有啊?”那個叫說老三的笑道:“各位,別拿我開玩笑,再給我十個膽我也快嚇死了!哈哈,再說那嶽將軍聽到手下眾將士被金狗圍困並沒有立馬帶兵去救援,將軍就有將軍的風範,他仔細研究地圖、觀察地形安排好一切才帶大軍出馬,直奔金狗而去,那氣勢是驚天地泣鬼神,浩浩蕩蕩的殺向敵軍······”。

“說大叔,那嶽將軍殺敵還要帶大軍出馬?那不是以多欺少麼?嶽將軍勇猛無敵難道會以欺少?”一個幼嫩的童音說。

“又是你個小屁孩,去去去,你懂什麼,那叫一個氣勢,光是那氣勢一擺就把金狗嚇的屁滾尿流的了,哈哈,那還用流血麼?”說老三說道“這不比打仗呈英雄更好麼?”

“說大叔,真如你說得的那我們大宋把幾百萬的大軍往邊境一放,那還用嶽將軍誓死保家衛國?”

“你個小屁孩,什麼也不懂就別瞎說,哪涼快哪玩去!”說老三惱羞成怒的對這那個反駁他的小孩叫道。

“切,我還不愛聽呢,講得半真半假的,哼!”小孩轉身出了酒樓蹦蹦跳跳的往橋上跑去,過了橋向廣場中間人多的地方走,邊走邊轉悠著小腦袋,“咦?爹爹在哪呢?姐姐告我就在廣場附近啊!”小孩接著往前走去,走到一個賣燒餅的小攤前停下,由於他個頭矮,站在燒餅攤前全被遮住了,這是一隻小手慢慢伸向燒餅,終於抓到一個迅速地收回,但還是被攤主發現了,“哪個小賊敢偷吃我的燒餅?”

攤主繞到攤前剛要去抓這個小賊,但當他看到小賊後卻咧開嘴笑了起來,“冰兒,你怎麼一個人跑到這來了?你個小機靈鬼還和爹爹玩躲貓貓”那個叫冰兒的小孩吐了吐舌頭跑到攤主身前說:“爹爹,我給姐姐說要一個人來找你她還不讓,說我小,我都9歲了,看看這不找到你了麼,嗬嗬,剛才我還去酒樓聽那個說大叔說書了,我說他說的嶽將軍的故事不對,他還趕我走,我最崇拜嶽將軍了就知道他在騙人!”

攤主含著笑容說:“爹爹知道冰兒聰明,但說書的就像爹爹賣燒餅一樣要掙錢養家啊,

他們能不編點有趣的故事來聽眾聽起來好聽麼?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捧場啊,你去說他說得不對不就是揭人家的老底麼,他肯定會生氣了,冰兒以後要記住得饒人處且饒人,每個人都不容易啊!”冰兒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道:“爹爹,那他錯了就不應該改正麼?可爹爹你還老說做錯事就得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