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從接受本書的編著任務到完成本書,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但有幸及時交稿。這主要得益於主題教學法,使我在3年時間內積累了很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最終想通過編著本書,對我以往的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麵的回顧和反思,並以此激勵自己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能有更多的成果和創新。

在這幾個月的辛苦編著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幫助。主編同濟大學林家陽教授在對教材編撰工作的指導過程中,大到教材框架、體例,小到格式,都親力親為,親自給予我很多專業上的指導,令我感動;我的學生王馨雅奉獻了自己優秀的學業作品並為本書多個案例繪製了實物圖;我的侄女吳越夢翻譯了設計案例資料;我的妻子毫無怨言地承擔了繁重的家務,支持我的工作,在此一並表示感謝!也感謝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毛旭林和李穎老師的辛苦工作,使本書能夠和廣大師生和讀者及時見麵。

由於編寫時間倉促,盡管對引用的案例圖片都標注了出處,但個別圖片因資料不詳,無法確認,在此向有關作者表示歉意!若有不妥之處,請聯係作者本人,以示感謝。

“互動裝置設計”是一門剛剛起步的跨界課程,希望通過本書的出版讓更多的數字媒體專業的學生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也希望通過同其他設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進行教學內容的交流,使之不僅成為一本教材,更能成為該課程教學方法的示範或參考。

陳玨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