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下性(1)(1 / 3)

話題陳述

溫州大學陳安金教授:沒有任何文化競爭力的民族是沒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特別是傳統文化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普遍價值和跨時代的意義,這越來越受到各國有識之士的重視,而且對現代社會越來越發生著積極的影響。對待傳統文化曆來有兩種對立的學術態度:或者遠離現實,隻注重腳注、考據和資料的整理;或者完全從現實的功利出發並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所謂的“文化基因”。這種“文化基因說”一度在很多場合很流行,當現實需要的時候他就要去尋找基因,並認為基因在一定的時間裏遇到陽光就會燦爛。其實我認為,這兩種觀點都是不正確的。為什麼不正確呢?所謂文化發展是間斷性和連續性的統一。連續性是指人們隻能在既定的、已經發生的曆史條件下認識曆史和文化,而不可能拋開已有的曆史和文化另起爐灶、從頭開始,這就是文化發展的連續性。間斷性是指每一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學術文化,這個時代的文化之所以不同於另一個時代的文化,正因為它有自身的特有的時代內涵。所以,文化發展的連續性是間斷性的基礎,而間斷性是連續性的目標指向,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文化發展的一條鐵的規律。

站在21世紀的高度對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進行批判繼承、綜合創新是每一位中國學者義不容辭的曆史使命。下麵我將對這一話題進行陳述,提供幾個觀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和內容問題,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它有哪些內容?從考古學的成果來看,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從思想觀念的起源來看,文化當然有思想觀念問題,並不是出現了人就出現了思想觀念,這中間有一個過程。如哲學觀念是意識形態中一個較高層次的觀念,所以發生得比較遲。從有靈魂這種觀念來看,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已經有靈魂觀念了——距今約18000年了。從擁有比較固定的文化觀念角度來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正是在這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當中形成的。中國傳統文化從堯舜時期算起已有4500年的曆史,以春秋時期創立儒學為標誌,也已經有2500多年的曆史。那麼,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以孔子創立的儒學為核心思想的。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部分。儒學包括以祭祀為中心的國家宗教與政權相聯係的道統說,永遠把中國凝聚在一起的大中國的政治觀念。儒學在中國傳統曆史上掀起了三大高峰:第一個高峰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學創始時期。第二個高峰是以西漢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為代表的讖緯學說,即在董仲舒的改造之後儒學才成為統治者的思想,所以董仲舒又被稱為“儒者宗”。第三個高峰是朱熹,即程朱道學。從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的發衍,到“二程”,再到朱熹,他們有一個師承關係。以朱熹為代表的程朱道學或程朱理學是中國儒學的第三大高峰。他們就像三座高峰一樣讓我們仰望不及,這就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的儒學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第二問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這也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反複探討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如果它沒有極強的生命力,我們也就沒有必要探討它的當下性的問題。世界上較早產生的文化如:古埃及文化、古巴比倫文化、古希臘文化、印度的哈拉巴文化雖然曆史上輝煌一時,但最後還是趨於黯淡、毀滅殆盡。決定這些文化興衰的原因一般來說有兩個:一個是文化的適應力;第二個是文化的抗震性,也就是在麵臨外族文化侵襲的時候,作為本土文化到底有多強抵禦這種文化衝擊的能力。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在坎坷跌宕中始終未曾終絕,這本身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適應力和抗震性的很好的說明。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有這麼強的適應力和抗震性呢?這取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廣容度、同化力和凝聚力。首先是它的廣容度。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容度首先表現為中國文化本身是一個多民族文化的共同體。其次表現在他對外來文化的態度上。在中國近代以前,中國對待外來文化總體上是兼收並蓄的,它的典型例證是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佛教不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不是中國本土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來自印度。自兩漢之際傳進中國曆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消化吸收到隋唐時期佛教完全在中國紮根並普遍為中國人所接受,而且與儒家、道家文化一起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外來文化兼收並蓄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容度的一個例子。事實上,佛教到中國以後已經不是原來印度的佛教,它已經完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也有一個中國化的過程。中國文化的抗震性和它本身自有的文化同化力和凝聚力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發展當中,曆經外族侵略而不衰,而且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即征服者被征服。雖然外族在地域上擁有統治權,但就文化影響力而言從來就不是外來文化戰勝本土文化,相反地,兩種文化融合的結果都是本土文化戰勝外來文化。這種文 化的同化力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極強的抗震性。外族在取得地域統治和對人身的奴役權之後往往自己就成為精神的被奴役者。在中國曆史上像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滿族就是很好的例證,到最後他們都被以儒學為代表的漢文化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