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時至2013年12月26日,又迎來了毛澤東同誌的120周年誕辰。十年後,此書得以再版,謹作緬懷主席之禮)。

今天的中國,依然有很多人崇拜毛澤東。

不能否認,在崇拜毛澤東的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基於對毛澤東文章的真心喜愛。閑暇時,坐在書桌前品讀他的文章,猶如與這位遠逝的偉人無聲地交談。我想,毛澤東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在人們心中漸漸模糊。但是,他的思想、他的事業和他的貢獻,都在他的繼承者的奮鬥與實踐中延續,都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銘記。他留下的那些飽含思想精華,閃爍語言魅力的名篇佳作,是深深鐫刻在中國人民心中的不朽豐碑。

帶著對毛澤東及其文章寫作藝術的崇敬與熱愛,我從1992年起開始收集材料,2000年10月動筆寫作《毛澤東的寫作藝術》一書,2002年11月完稿送審。現在,當我把這本書捧給讀者時,我既激動,又惶恐。

我始終是以學習的態度寫作此書的。在研讀毛澤東文章的過程中,每當有一點心得或想法時,我總提醒自己:這樣理解對不對?千萬不敢信馬由韁地下筆。既然是學習,那麼,體會或多或少、是淺是深,也就容易得到讀者的寬大處理了。所以收筆時,猶如完成了一項頗有難度的作業,在內心裏慶祝了一番,很激動。

毛澤東的寫作藝術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悟到精髓實在不易。近年來,研究毛澤東的學者成果豐碩。但是,係統地研究毛澤東寫作藝術的成果,卻很難見到。麵對這座高峰,其壯麗多姿的景色,有時令人眼花繚亂,更多的時候是讓人頻生敬畏之情。所以書稿收筆之時,一種難以名狀的惶恐隨之襲上心來。如果出現錯謬,請偉人的在天之靈一定寬恕我!

在撰寫和出版本書的過程中,我有許多熱心人相助!

我有幸得到曾在毛澤東身邊任12年機要秘書的高智同誌的熱情關心和細心指點。高老冒著暑熱細心審讀了本書的寫作大綱,然後又審讀了大部分書稿,親筆斧正,並欣然為本書題詞、作序,給我以巨大鼓勵。在毛澤東身邊擔任多年警衛工作的王明富、張進躍等老前輩,為我講了許多關於毛澤東的感人故事,向我提供了許多珍貴資料和照片。高老、王老、張老等給予我的支持、鼓勵和幫助,我將終生難忘。

感謝我國著名攝影家,德高望重的徐消冰、侯波夫婦。徐老早在延安時期就開始為年後,在本書——《向毛澤東學寫作》是在前者基礎上脫胎完成的,在其出版之際,仍難以忘懷那些曾幫助過他的人,故將其略加修改作為這本書的後記。

毛澤東攝影,侯老也長期擔任為毛澤東攝影的重要工作。兩位老前輩多次接待我,耐心回答我請教的問題,不僅向我提供了多幅珍貴照片,還對我講了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大禮堂發表演講、在香山雙清別墅喜讀南京解放的號外、在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上講話、在巡視途中的飛機上辦公等照片的拍攝過程及許多感人情景。他們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我為此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