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培養關涉民族的素質、社會的繁榮、國家的前途。無論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社會、哪一個家庭,都無一例外地把少年兒童的教育擺在重要的特殊地位上。
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培養,有多種多樣的途徑與方法,而少兒圖書、期刊不失為一個最好的老師、一個最重要的工具。早在100年前,著名出版家張元濟一方麵強調:“要培養人才,首先必須興辦學校”,同時提出:“蓋出版之事可以提攜多數國民,似比教育少數英才為要。”書、報、刊出版物在對民眾尤其是在少年兒童的教育培養方麵的獨特而突出作用已被社會所公認,也已被無數的事實所證明。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普遍推行,獨生子女在我國少年兒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愈來愈多的父母都把子女的教育、培養、成才當作一個家庭裏最重要的事情竭盡全力做好,其中,盡一切可能地為子女訂刊、購書、滿足其學習需求的情況為古今中外罕見。作為獨生子女的家長,我也曾在家庭收入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為兒時的孩子訂購過諸如《娃娃畫報》、《看圖識字》、《兒童畫報》、《小朋友》、《少年畫報》、《讀寫月刊》、《中學生》等多種少兒期刊。這些刊物在對孩子思想上的啟蒙、精神上的滋潤、品格上的陶冶、知識上的豐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方麵所起的作用,我是深有體會的,它是家長、學校老師的教育無法取代的。辦好少兒期刊,不斷提高其吸引力、可讀性和教育效果,從而為祖國培養一代一代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揮更大的作用,應當引起國家和全社會的關注。
20世紀20年代,鄭振鐸作為第一任主編創辦我國第一個少兒刊物《兒童世界》,在“民主”與“科學”兩大旗幟下,堅持“兒童本位論”,從祖國和民族前途著眼,把兒童教育與兒童文學作為反對舊思想、舊道德、舊文學,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學的一個重要方麵加以關注。刊物始終注重采用淺顯易懂的白話,強調在輕鬆舒暢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使小讀者們直接品嚐各種兒童文學樣式呈現的真善美,獲得精神上的良好滋養。它曾風行海內外,成為中國兒童文學和少兒報刊史上的一座豐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少兒報刊快速發展,其種類、數量、質量都是上世紀初年所無法比擬的。但是,麵臨新世紀、新階段、新任務、新讀者,如何辦出一批為廣大少兒讀者所喜愛的精品名牌少兒刊物,仍有許多問題值得少兒報刊工作者不斷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的探索和創新。
作為編輯學、期刊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少兒期刊編輯學的學科建設迫在眉睫,這應引起期刊出版界、教育界更多專家、學人的重視。有關部門也應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必要的機構,設立專門的課題,組織有研究基礎的學者開展研究。加強對少兒期刊編輯規律、特點和方法的研究,這無疑將對指導編輯辦刊的實踐、提高編輯人員的辦刊水平產生深遠意義。
陳希學先生長期從事少兒期刊編輯工作,他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勇於探索,不僅在把《少年月刊》辦成深受讀者歡迎的名刊方麵做出了突出的成績,而且對少兒期刊編輯工作中的不少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深有研究,發表了許多理論聯係實際、具有真知灼見、蘊含精辟分析的論作,並在少兒出版界引起了廣泛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