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書生在鄉間講學,突然有個小孩跑進來問:“先生,為什麼天上會有星星?”書生回答:“那是因為星星是天的眼睛,晚上用來監視我們。”小孩聽後大哭:“那我晚上不睡覺了,我怕星星看到我做錯事!”
一位秀才到朋友家做客,朋友請他品嚐家釀的美酒。秀才喝了幾杯後,開始高談闊論,說自己的學問無人能及。朋友的妻子聽後,笑著說:“先生的學問確實不凡,不過我家的酒,連我家的狗都不喝。”秀才聽後,尷尬地放下酒杯,無言以對。
某官校中,學生們相互打趣。甲生說:“你知不知道,我昨晚夢見了我變成了一隻蝴蝶。”乙生答:“那你應該感到榮幸,蝴蝶在夢裏可是高貴的象征。”丙生聽後哈哈大笑:“你要是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蚊子,那該怎麼辦?”乙生淡然一笑:“那我就會把它當作是我的‘蚊貴’。”
皇帝到鄉間微服私訪,路遇一農婦,問之:“今年收成如何?”農婦答道:“皇上有所不知,今年大旱,顆粒無收。”皇帝歎了口氣,道:“朕會下旨減稅,助你們渡過難關。”農婦聽後,跪地叩謝,皇帝正要離去,農婦忽然拉住皇帝的衣角,低聲道:“皇上,您能不能再給點糧食,我們家的雞都餓瘦了。”
三個書生在樹林裏撞見一位老農,老農問他們:“你們三個是在幹什麼?”第一個書生說:“我們在吟詩。”老農聽後,掏出了一個饃饃,說:“我家老伴釀了些酒,這饃饃就當是下酒菜了。”第二個書生忍不住笑了,說:“您真是太客氣了,不過我們可不喝酒。”老農滿不在乎地說:“沒關係,反正我也隻是想看看你們能不能把饃饃吃了。”第三個書生瞪了老農一眼,“您這是何苦呢?”老農嘿嘿一笑,“我就是想看看你們這些讀書的,能不能分辨出饃饃裏有沒有放辣椒。”
一天,皇上在禦花園裏散步,看見一個小太監在給花澆水。皇上好奇地問:“你這是在澆什麼花?”小太監回答:“回皇上,這是‘皇上笑’。”皇上疑惑:“朕從未聽過這種花。”小太監笑著說:“因為它一澆水,皇上您就會笑。”皇上聽後,果然哈哈大笑起來,原來小太監手中的水壺漏水,正淋在皇上的鞋子上。
有個江南才子上京城趕考,過不了黃河,於是就向附近的漁民租了條小船。船行一半,才子想試試船夫的智慧,問船夫:“船過黃河,你可知這河有多深?”船夫想了想,回答:“我看它應該比我家的井口要深些。”才子一聽,忍不住笑出聲,船夫疑惑地問:“我答錯了?”才子笑著說:“沒錯沒錯,黃河與井口,本就不可同日而語。”
一個官員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在一次宴會上高談闊論。他說:“我最近讀了一本《左傳》,裏麵有句話說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旁邊的一位才子聽後,笑著說:“大人真是博學多才,連《左傳》都讀過。不過,我記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好像是《莊子》裏的話吧。”官員頓時麵紅耳赤,宴會上的人都哄堂大笑。
一天,紀曉嵐在宮中遇到了一位擅長講笑話的太監。太監對紀曉嵐說:“大人,我給您講個笑話吧。”紀曉嵐點頭同意。太監開始講:“有個秀才,每日苦讀,妻子心疼他,便做了一碗雞湯給他補身體。秀才喝了一口,覺得味道不對,便問妻子:‘這雞湯怎麼有股怪味?’妻子回答:‘這是我用的文房四寶熬的湯,你不是喜歡讀書嗎,這樣能讓你更有學問。’”紀曉嵐聽後大笑不止,太監也得意地笑了。
某國太子與大臣討論如何治國,太子自信滿滿地說:“朕要讓全國百姓都能讀上書。”大臣們紛紛點頭稱讚。這時,一個小太監走過來,小聲對太子說:“太子殿下,那可得多印些書啊。”太子愣了一下,然後笑道:“那當然,朕要讓天下的紙張都供不應求!”
某朝官員在朝堂上出了洋相,回家後便對妻子大發雷霆,說:“今天在朝堂上丟了臉,都是因為你不賢淑!”妻子反問道:“你在朝堂上出洋相,與我有何關係?”官員怒氣衝衝地說:“你要是能把我打扮得像個君子,我會出這樣的醜嗎?”妻子冷笑一聲:“那你為何不把朝堂上的醜事,歸咎於我沒給你生個好腦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