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一個龐大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體係。學術界在哲學、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教育等不同領域,從體製改革、思維方式、工作方法、治國藝術等不同層麵已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尚未有一本係統研究鄧小平城市化思想的專著問世。本書致力於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就當代中國最突出和重要的問題——城市化,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探討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關於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高屋建瓴、獨具匠心的謀略與籌劃,嚐試在鄧小平城市化思想的研究領域展開初步探索。
城市化是世界範圍的一種經濟、社會現象,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種必然的趨勢。這種趨勢是伴隨著工業化而產生的。雖然城市出現的曆史可以上溯到2000年以上,但城市化的曆史才不過200多年。城市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城市化既是生產力水平的反映,也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當前,中國正經曆著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最為迅速的階段;同時中國也麵臨著從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經濟體製的大規模製度變遷的過程。在這種體製轉型和經濟快速增長的特殊時期,各種社會經濟矛盾紛紛突現出來,特別是在城鄉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方麵。比如,城鄉的二元體製差別如何消除?如何促進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非農就業轉移?如何減緩城鄉居民收入擴大化趨勢?如何協調城市規模擴張與占用耕地的矛盾?如何充分發揮城市的聚集和輻射作用等等。這些問題不僅關係到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而且也關係到社會和政治的穩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種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各種經濟關係也越來越複雜,這使得全國各地在體製改革、工業化和城市化等方麵的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鄧小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針,實事求是地對這一係列問題進行了科學的理論闡釋,不僅為我們的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同時也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城市科學理論。
四川是鄧小平的家鄉,也是中國的農業大省,是中國城市化問題最為嚴峻的省份之一,四川的發展一直得到了鄧小平同誌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四川在踐行鄧小平城市化思想上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並成為全國城鄉統籌試驗區。本書在鄧小平城市化思想研究的基礎上,還以四川為對象,研究鄧小平城市化思想在中國西部的實踐。
鄧小平城市化理論的研究和探討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編撰、出版此書是我們作為這種努力的第一步。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們真誠地希望對鄧小平城市化理論的研究能夠得到學界同仁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同時也歡迎大家對此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批評和建議。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