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感恩是美德,孝道是情感皈依(1 / 3)

1.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

許多成功人士在談到自己成功經曆時,往往過分強調個人的努力因素。事實上,每個登峰造極的人,都獲得過別人的許多幫助。一旦你設定出成功目標並付諸行動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獲得過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獲。你應該時刻感謝這些幫助你的人,感謝上天的眷顧。

生而為人,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愛護、沒有大眾助益,我們何能存於天地之間呢?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某本條件。

如今的年輕人,自從來到人世間,都是受父母的嗬護,受師長的指導。他們對這個社會沒有一絲貢獻,卻牢騷滿懷,抱怨不已,看這不對,看那不好,視恩義如草芥,隻知仰承大地的甘露之恩,隻知道索取,卻不知付出,可見其內心的貧乏。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動物尚且懂得感恩,何況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教導子弟,從小就要知道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應知物力維艱”,目的就是要他懂得感恩。

感恩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然而,人們可以為一個陌生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領導的種種恩惠,將一切視之為理所當然,並認為他們之間就是一種純粹的商業交換關係。這是許多企業領導和員工之間矛盾緊張的原因之一。

的確,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種契約關係,但是在這種契約關係背後,難道就沒有一點同情和感恩的成分嗎?領導和員工之間並非是對立的,從商業的角度,也許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從情感的角度,也許有一份親情和友誼。

你是否曾經想過,寫一張字條給你的上級,告訴他你是多麼熱愛自己的工作,多麼感謝在工作中獲得的機會。這種深具創意的感謝方式,一定會讓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是會傳染的,領導也同樣會以具體的方式來表達他的謝意,感謝你所提供的服務。

真正的感恩應該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感激,而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現出的虛情假意。與溜須拍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報的。一些人從內心深處感激自己的領導,但是由於懼怕流言蜚語,而將感激之情隱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離領導,以表自己的清白。這種想法是何等幼稚啊!

感恩並不僅僅有利於企業和領導。對於個人來說,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種深刻的感受,能夠增強個人的魅力,開啟神奇的力量之門,發掘出無窮的智能。

感恩和慈悲是近親。時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變得更加謙和,更加高尚。每天都用幾分鍾時間,為自己能有幸成為企業的一員而感恩,為自己能遇到這樣一位領導而感恩。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的,不論你遭遇多麼惡劣的情況。

當你的努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當你準備辭職調換一份工作時,同樣,也要心懷感激之情。每一份工作、每一個領導都不是盡善盡美的。在辭職前仔細想一想,自己曾經從事過的每一份工作,多少都存在著許多寶貴的經驗與資源,那些失敗的沮喪、自我成長的喜悅、嚴厲的領導、溫馨的工作夥伴,還有值得感謝的客戶,這些都是我們人生中值得學習的經驗。

如果你每天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那麼,你工作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你的責任心也會與日俱增。

2.世界因感恩而美麗,人類因感恩而偉大

作為一個員工,如果你能忠誠於你的企業,對工作負責,那麼,你肯定是一個容易成功的人。因為,由於你的忠誠和不斷的努力工作,企業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作為領導,最先賞賜的自然就是你了。你為企業付出你的忠誠,企業也會用忠誠來回報於你,你將會得到領導的賞識,這樣你自然就能脫穎而出了。

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幹出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來才行。怎樣才能幹出不尋常的事情來,靠的是什麼?回答很簡單,就是你的責任感和忠誠。

一個主管過磅稱重的職工,也許會因為懷疑計量工具的準確性而提出質疑,並因此而進行修正,從而為企業挽回巨大的損失,盡管計量工具的準確性屬於總機械師的職責範圍。正是因為這種責任感,才會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或許這正是他脫穎而出的一個好機會。相反,如果他沒有這種責任意識,也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來自責任。

鋼鐵大王卡內基就認為,他一定會重用那些勇於也樂於承擔責任,甚至為了維護整個企業的利益而敢於違背領導命令的人。因為他相信這樣的人是忠誠的。卡內基如此,很多企業的領導者也是如此。

今天的領導者們日益清晰地認識到,員工的責任感和忠誠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價值——這是企業製勝的法寶,是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巋然不動的堅實根基。責任感和忠誠代表一個團隊成員的最基本的人心態度,是員工的最基本的一種工作精神,它能始終保證企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個忠誠而富有責任感的人是容易獲得成功的,因為別人願意和他合作,他會讓人放心,他值得別人信任。

3.愛是生命的動力,感恩是愛的延續

美國商界名人約翰·洛克菲勒曾對工作做過這樣的注解:“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舞台,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判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台上得到展示。”

其實,每個工作崗位都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職能,都是從業人員在社會分工中所獲得的扮演角色的舞台。每個人不僅可以通過工作獲取生活的物質來源,還能夠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能,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任何人離開了這個平台,就如同演員離開了舞台,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

然而,職場上卻有很多人僅僅把自己所在的企業當成一個完成工作的地方,工作也隻是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他們總在盤算:我為上級做的工作應該和他支付給我的薪水一樣多,隻有這樣才公平。這種短淺的目光不但使他們的工作充滿了痛苦,而且會使他們喪失前進的動力。而優秀員工則不同,他們把工作看成一個自身生存和個人發展的平台,這樣,原本單調的工作就成了事業發展的一個契機。

能力的鍛煉遠比薪水重要得多,企業為你能力的提升和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當你的能力得到領導的認可和賞識時,領導就會付給你更多的薪水。企業不但是員工之間互相交流和協作的平台,也是員工學習和展示才華的平台,隻有從這個意義上認識企業,你的職業生涯才有意義,你才能將工作視為事業發展的一個平台,這樣,你就能更有激情地去工作。

在充斥著激烈的競爭和淘汰的社會中,是企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站立的支撐點。如果現在的你正受雇於某個企業,那麼請珍惜眼前的大好機會吧!請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盡心盡力地工作,因為你的辛勤付出,必將會給你帶來不可估量的收獲和回報。

4.感恩是一種職業生存之道

在當今社會,許多人已經習慣於在工作上拖拖拉拉、社交上狡詐多疑,人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拚命地排除他人,這些都是社會競爭的結果。許多人認為,忠誠會妨礙自己從社會中獲得利益,是利益之路上必須清除的一隻攔路虎。這種看法是極其錯誤的。

一個員工能把自己與企業緊密連接起來,就是忠誠。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員工忠誠於企業,企業信任員工。在這個情感的紐帶中,企業和員工將共同走向輝煌的成功。

可是今天,我們放眼望去,具備真正的忠誠意識的人實在太少了。若要改變現狀,對員工個人而言,就是要正確對待自我,主動樹立忠誠意識;對企業而言,要完善激勵製度、培養員工的忠誠精神。

在爆發經濟危機的時候,西方國家有一家製鞋廠的工人們組織起來,推薦了兩位代表向領導要求增加15%的工資。其實,當時的工廠前途也不容樂觀,隻能勉強維持下去,根本沒有能力增加工資。如果要加工資的話,工廠就會陷於破產的境地。但工人們怎麼會理會這些呢?於是,兩位代表理直氣壯地來到了領導辦公室的門口。領導平靜地與兩位代表分別進行了交談。領導真實地說出了工廠目前的處境,並懇請工人們與工廠同舟共濟,共渡難關。但兩個代表的態度卻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