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現代政府公共關係(4)(1 / 3)

政府國際公共關係與一般的公共關係有一定的區別,這種區別主要是國際公共關係的對象是國際公眾,而後者的對象是本國公眾。另外,政府國際公共關係不同於一般的國際關係,一般的國際關係指的是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各種關係的總和,而政府國際公共關係與政府的國際關係活動緊密相連,為政府的國際關係活動服務,有相當程度的相交,但也有自己的目標。政府國際公共關係則是在進行國際交往、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過程中所開展的一係列以樹立政府良好形象為主要內容的活動,其中還包括了在國內外開展的針對國外公眾的所有活動。例如,在國內舉辦為某國兒童基金會的籌款義賣活動,參與某個國際組織在全球範固開展的預防艾滋病的活動,參與國際組織對受災國家的人道主義援助等。

(二)政府國際公共關係的方式和途徑

1.外交活動:政府是國際公共關係的主體,它可以運用政府所屬的各個部門職能進行政府的國際公共關係活動來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外交部門是政府通過對外活動來展示形象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政府之間的友好往來,領導人的國事訪問,駐外使館舉行招待會、介紹會等方式,這些都是政府開展國際公共關係的好時機。政府首腦在處理政府事務時的交往,有時也可以成為外交工作運用於國際公共關係的範例。雖然政府國際公共關係有時也會涉及政治範疇,但它是以塑造政府形象為目標,它的公眾對象不僅包括了政府組織和外交官員,而且還有其他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國際公共關係不以政治範疇為主要內容而以經濟、文化、友誼、合作為主要內容。因此,二者雖然有一定的聯係,但二者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

2.對外經濟貿易: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是政府通過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交往,能夠獲得本國經濟建設所需的材料、設備、市場、資金……同時,也可以充分展示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還可以借助對外經濟貿易的活動形式如經濟貿易洽談會、工業博覽會、出口商品交易會等來展示本國經濟建設成就和綜合國力狀況,以爭取獲得國際公眾的了解、支持,從而獲得人們的信任。如我國舉辦多年的“廣交會”、“深交會”,設立的經濟特區等。國際公共關係努力塑造的政府良好形象能夠贏得國外公眾的好感、信任和支持,一個國際公信力程度高、社會法律秩序良好的政府形象,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吸引他國貿易、資金、人才等市場要素流向本國的重要的凝聚力要素。換言之,對外貿易本身就包含著政府國際公共關係的成分,政府國際公共關係活動的開展為對外經濟貿易的順利進行,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不可缺少的“潤滑劑”,但它畢竟不是對外貿易自身。

3.文化體育活動:在現代社會中,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體育的交往已成為人民之間相互了解、友好相處、增進友誼的重要形式。再加上世界各國都大力發展旅遊業,使得人民在欣賞民族風情、風光地貌、文化藝術和體育比賽中對某個國家的經濟、文化、甚至於政治、法律等有所了解,並形成對某個國家的綜合印象。因此、通過文化、體育、旅遊等途徑來展示一個國家的良好國際形象是必要的和可能的。所以.世界不少的國家政府都努力爭辦大型的運動會、展覽會,舉辦電影節、文化節等等。例如,四年一屆的奧運會、足球世界杯必須通過各國政府間的競爭取得主辦權,而且這一申辦過程本身就是經濟實力、獨特文化、國家形象的展示過程,充滿了各種公關活動。一旦主辦權到手,該國政府更把它視為向全世界展示政治、經濟、體育的綜合實力以及熱愛和平和友誼整體形象的大好時機。中國北京市政府通過兩次申辦,最終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又如中國和法國、俄羅斯共同舉辦的中國的“法國年”、“俄羅斯年”等。

目前,我國的地方政府也都十分重視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塑造,遼寧省大連市舉辦國際服裝文化節,山東濰坊市舉辦國際風箏節,上海市的國際電影節,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些都向世界展示各自城市的良好形象,提高該城市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4.國際友好城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許多城市與外國的城市結成了國際友好城市。國際友好城市之間官方或民間的交流和合作無疑將成為政府國際公共關係的又一條渠道,可以為政府的國際公共關係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譬如,可以利用城市建市的周年紀念日在雙方城市間舉辦慶祝活動,舉行產品介紹會、文化節、電影周,雙方互派訪問團,以加強信息交流和增進友誼,互相推進城市良好形象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