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的理論曆史隻有一百餘年時間。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公共關係學傳入我國。它首先以一種實踐的形態被認識和應用,隨之作為一門學科和專業逐步得到認可和發展。

在現代社會中,沒有公共關係意識的社會組織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組織;沒有公共關係意識的社會組織不可能贏得社會公眾的信賴而取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公共關係學”的效用在於推動社會進步,完善各類社會組織形象,優化社會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心理環境、社會互動環境。公共關係人才是目前國內緊缺的人才之一。本書正是為了滿足公共關係人才培養和社會組織公共關係工作的需要而編寫的。

公共關係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涉及管理學、消費者心理學、廣告學、傳播學、語言學、市場營銷學等一係列學科。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以實用性為宗旨,注重將這幾門學科融會貫通,更好地體現完整的知識體係。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突出以下幾方麵的特點:

一、注重實用、內容新穎

全書注重突出中職教育特點,理論以夠用為度,語言力爭淺顯易懂,注重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及外向型人才的需要。

二、結構嚴謹、邏輯性強

本書在體係建構上,既保證了該學科基本體係的科學性和係統性,又體現了中等職業教育層次的特點,結構嚴謹,簡明扼要。

本書編寫分工如下:

第一章、第八章由張帆負責編寫,第二章、第五章由蔣紅負責編寫,第三章、第七章由段敬丹負責編寫,第四章由龍雲飛負責編寫、第九章由楊慧負責編寫,第六章、第十章由於洸負責編寫。龍雲飛負責全書的統籌安排,最後修改定稿。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公共關係的相關論著與資料,並有所引用,在此謹向這些論著與資料的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謝。

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成書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不妥或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和專家給予批評指正。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