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考察員的憂慮(1 / 2)

作為一個來自特土星的地球考察員,拖拖拉覺得自己真是幹得糟透了。

拖拖拉是大約兩個地球年前從特土星來到地球這個待考察的目標星球的。特土星離太陽係隻有七光年,科技比地球人發達很多,已開始了長距離的星際航行。地球是特土星人發現的最近的具有智慧生命的行星。發現地球後,愛好和平的特土星人本著友好交流互惠互利的原則,由星際探索委員會批準,陸續派出了兩名考察員對地球進行了兩期非公開的考察,拖拖拉正是第二位考察員。

按照星際探索委員會的話來說,這種考察的目的是“在盡量不暴露自身特土星人身份的前提下打入地球人內部獲得地球人的認可,並掌握其對於外星文明的基本態度和認知趨勢。”通俗點兒說就是和人類一起生活接觸人類了解人類。這對於科技比地球人成熟不少的特土星人來說,似乎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拖拖拉想起了當年臨行前的場景,星際探索委員會的主席曾親切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小拉啊,年輕人好好磨練,以後是大有前途啊。地球是個好地方,你的老大哥扒扒抖在那兒不就幹得很好嘛,要向他學習,爭取早日拿出成果來。”年輕得激情四溢的小拖拖拉當時就激動萬分,下定決心賭咒發誓一定要像扒扒抖一樣高質量完成任務。雖然他對如何在地球上具體開展工作還基本不清不楚,但是主席說的好:“路不就是走出來的嘛。要敢於開拓,務實創新。你的老大哥扒扒抖已經為你做了一個好榜樣,踏著先驅的腳印走,不會錯!”

說到扒扒抖,他可是拖拖拉的學術偶像。扒扒抖是第一任地球考察員,在上一期的兩年的地球考察期間,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長篇考察報告《我和地球——不得不說的故事》已經由特土星際出版社公開發行,銷量達上百萬冊。該書扉頁上印著扒扒抖從地球獲得的珍貴禮物的影印件,禮物的原件已被鄭重封藏在星際探索曆史博物館。據扒扒抖描述,該禮物的地球名稱叫“證書”,是由一種叫紙的纖維材料製成,上麵書寫文字並加蓋印章,標誌著資曆或榮譽或功勳。

拖拖拉有幸在星際探索曆史博物館裏見過這本“證書”的原件:大紅色的燙金封麵絢麗無比,中間夾著一張質地結實的紙,上麵畫滿了他不認識的地球符號,右下角還有個鮮紅的圓圈。據扒扒抖解釋,這本證書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星際愛心大使榮譽證”,淡綠色的底紋,上麵書寫了五種不同的地球文字,文字中對扒扒抖在地球上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授予扒扒抖“星際愛心大使”的稱號。證書右下角那一個呈環形、內部排列著一些符號的鮮紅圓圈則是整本證書的靈魂,據扒扒抖說這叫“公章”,由證書的頒發機構加蓋,是對本證書正確性和有效性的權威鑒定。

拖拖拉本次的考察目標,便是也獲得這樣一本同樣權威的證書。

星際探索委員會安排的每期考察為期兩年,也就是說現在拖拖拉已快到本期考察結束的時候了。

越接近歸期,拖拖拉心裏越沮喪害怕。這兩年來,他喬裝改扮成地球人,混跡過不少地方,世態炎涼是見過很多了,但至今也無法順利適應地球人的生活。兩年前拖拖拉按照扒扒抖的飛行路線著陸在亞洲大陸中部,然後沿著扒扒抖的足跡朝東南沿海人口密集發達的地區進發。由於有著特土星的高科技協助,偷偷穿越國境線對拖拖拉來說不是太難,漫長的跋涉也沒能阻止拖拖拉堅定的腳步,可在拖拖拉想融入人類社會時,才發現委實是太難了。語言、貨幣、社會規則,處處都讓拖拖拉碰壁。各種方言讓預先從扒扒抖處學習過普通話的拖拖拉如聞天書,查身份證查暫住證的城管追得拖拖拉東躲西藏。沒有文憑的拖拖拉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加上沒有身份證,沒有戶口,拖拖拉在別人眼裏簡直就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盲流。

最後當拖拖拉費了一年多時間從西部流浪到東部沿海的一個大城市時,已經是飽經風霜窮困潦倒了。盡管這樣,拖拖拉還是毫不氣餒。他堅信,靠自己的努力是能讓人類認同的。

按拖拖拉的理解,讓人類認同的第一要素就是賺取貨幣,於是拖拖拉在城郊的建築工地找了一份臨時工作以賺錢。白天拖拖拉和許多人類一起在工地上勞動,夜裏也一起住在臨時搭起的四麵透風的二層小樓裏。特土星人的體質做搬磚頭擔沙子等活兒根本不在話下,因此拖拖拉並未覺得工作壓力大,但錢的積累速度很慢,而且老板還經常拖欠工資,這種境況和對前景的擔憂讓拖拖拉一直很苦惱。而且,兩年的考察期說長也不長,轉眼就隻剩下幾個月了,照現在拖拖拉的境況來看,恐怕聯合國是不會認為這個打工的窮小子值得發放什麼證書的,——如果他們“有幸”知道拖拖拉存在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