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社會(9)(1 / 2)

馬瘦尾巴紮,人窮誌氣大。

庭院難練千裏馬,花盆難栽萬年鬆。

麥草拐棍,拄起折哩,點起著哩。

草腰子(草繩)拉驢,還要趁上些勁兒。

不怕慢,隻怕站,站一站二裏半。

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世窮。

五月端午穿出來,八月十五端出來。

七八月的肚子,雜貨鋪子。

說書的嘴,唱戲的腿。

眼大無神,廟裏的泥人。

要想人前耍翠,就得人後受罪。

石頭大了繞著走,惹不起總躲得起。

活著孝順吃一口,勝似死後獻一鬥。

心裏沒冷病,不怕吃西瓜。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哩。

人前教子,枕頭上教妻。

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三年能學出個買賣人,十年學不出莊稼人。

豐年要當歉年過,遇到歉年不挨餓。

四、歇後語

1、諧音類

吃掛麵不調鹽——有鹽(言)在先。

電線杆上綁雞毛——好大的撣(膽)子。

電燈泡上點煙——其實不燃(然)。

肚子裏撐船——內航(行)。

鹽店的掌櫃——鹹(閑)人。

三尺高的梯子——搭不上簷(言)。

膊膝蓋上釘掌——離蹄(題)太遠。

下雨出太陽——假晴(情)。

臘月裏的蘿卜——凍(動)了心。

六月裏戴手套——太保手(守)。

2、喻意類

井底蛤蟆——隻見到巴掌大的天。

背著兒媳婦朝華山——出力不討好。

癩蛤蟆翻跟頭——另有個□法。

石頭上釘釘子——硬碰硬。

老牛追兔子——有勁使不上。

山藥地裏吆車——顛顛。

炕洞裏挖出的山藥——吹吹拍拍。

雞蛋裏挑骨頭——沒事找事。

尿泡打人——臊氣難聞。

袖筒裏通棒槌——直出直入。

針尖對麥芒——尖對尖。

騎著駱駝趕著雞——高的高來低的低。

砂鍋子搗蒜——一錘子買賣。

茶壺裏煮餃子——倒不出來。

西瓜掉到油缸裏——又圓又滑。

長袍改短褂——大材小用。

看戲掉眼淚——替古人擔憂。

正月十五賣門神——遲了半年。

草驢子打滾——翻不過來。

小驢娃子放屁——自失驚。

第十節名優特產

一、天然產品

甜菜

甜菜也叫糖蘿卜,還有叫“糖甜菜”的,是一種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經濟價值很高,分布地區也較廣,河西走廊因其自然條件適宜種植甜菜,所以甜菜不僅稱譽全國,在全世界也頗負盛名。

涼州所產甜菜的經濟價值很高,據有關部門測定,一噸甜菜塊可製白砂糖120公斤到140公斤,同時得廢糖蜜40公斤。甜菜的莖葉、青頭、尾根和榨糖後的廢絲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飼料。

豬頭梨

涼州豬頭梨,又稱“鬼頭梨”,是千裏河西果中珍品。它以風味獨特、味道甜美而著稱。清世祖順治十四年編寫的《涼鎮誌》中已有“梨河西皆有,唯涼州西寧獨佳”的記載,足以證明300多年前梨在河西走廊已分布甚廣。目前,仍有一二百年前的梨樹分布在蘭新公路兩側的城鎮鄉村。

豬頭梨屬白梨係,果實中大,單果重三兩有餘,倒圓錐形,色呈黃綠,蠟質薄,果皮粗糙,果肉乳黃色,果汗多,入口甜中有酸,酸中有甜,甜酸適度,風味極佳,久為人們稱道。

小茴香

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回茴香”,屬傘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二三尺,葉互生,羽狀複葉,葉嫩可食。果實呈橢圓形,主要成分為揮發油(茴香醚、小茴香酮、甲基胡椒酚、茴香醛)及脂肪油,可健胃、理氣、興奮、強壯,有催乳、消疝氣之功,可作香料,亦供藥用。

大麻

大麻又稱“線麻”。涼州大麻纖維堅韌,富有彈性,對於劇烈衝擊有較強的抵抗力,可製繩索、紡織品,還可製造鈔票紙,電工紙等高級紙張,質地優良,用途甚廣。

涼州是甘肅主要產麻區之一,種植大麻曆史悠久,有較豐富的種植大麻的經驗,所產大麻品質極優。涼州區金羊鎮所產的大麻,有“海藏寺的大麻賽扣線”之美稱,在全國享有盛譽。

無殼瓜籽

涼州天然無殼瓜籽,是迄今瓜籽類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重大科研成果。經科學鑒定,這種無殼瓜籽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植物蛋白王”黃豆的含量,遠遠超過了黑瓜籽和葵花籽,還有19種氨基酸和鈣、磷、鐵、鋅、硒等成份。無殼瓜籽吃起來香脆味美,食用衛生方便,無環境汙染。1985年,無殼瓜籽前往深圳參加全國科技新成果交易會,被譽為“中國食品奇葩”。1988年無殼瓜籽榮獲全國“星火計劃成果金獎”。1991年再度獲北京博覽會銀獎。現已遠銷香港、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