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同音樂和聲中的調。教師教書育人有兩個共同的領域,即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認知領域是智力、知識和才能的範疇,情感領域是情感、態度、準則和信仰的範疇。這兩個方麵合成了教學的樂譜,教師就是樂曲的基調。教師在彈奏學知認識與感情的琴弦時,要關注學生的全麵發展,做到完美而和諧的統一,這是一項高難度的職業活動。教師就是調,他既能產生優美的旋律,也能產生不和諧的噪聲。教師也像拱門中的頂石,拱頂石在建築學上指的是連接兩根柱子而構成拱門的那塊石頭。教師就是拱頂石,下麵的兩根柱子,一根是家庭,另一根是學校。
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含義與特點
在教師任職前,對職業生活的認識尚處於虛幻階段,因而是模糊的。教師入崗後每天麵臨的是繁重的工作任務,對職業生活往往很少做整體上的觀察和思考,對職業生涯的概念還可能比較陌生。在這裏,我們將教師職業發展作為一種職業觀係統地進行闡述。
一、職業生涯的特點
(一)職業生涯的特點
我們平常所說的職業生涯是指一生中所有與工作相聯係的行為與活動,當然,也包括相關的態度、價值觀、願望的經曆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終生性
職業生涯是表示人在職業崗位上所度過的歲月的整個經曆。這個經曆是漫長的,它影響著人的其他生活,甚至決定著人的生命的質量。這個經曆中各個階段都是銜接的,因此,職業生涯的過程,是一種與工作相關的連續經曆。
2.獨特性
生涯是個人逐漸實現自我而逐漸開展的一種獨特生命曆程。不同個體的生涯,在形態上或有類似之處,但其實質可能有諸多的不同。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有不同的追求,這些追求使他們不斷地變化與成長。於是,每個人職業生涯便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獨特性。
3.綜合性
我們可以從職業生涯的定義中了解到,職業生涯由行為活動與態度、價值兩方麵組成,它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麵。由此,我們可以把職業生涯分為“外職業生涯”和“內職業生涯”。表示職業生涯的客觀特征的概念是“外職業生涯”,指一個人在工作時期進行的各種活動和行為的連續體。“內職業生涯”則表示職業生涯的主觀特征,涉及到個人的價值觀、態度、需要、動機、氣質、能力、發展趨向等。“外職業生涯”與“內職業生涯”中各種方麵的融合就構成了教師職業生涯的綜合性。
4.互動性
職業生涯不是完全個人所支配的,它還受各方麵的影響,除了本人對職業生涯的設想與計劃之外,還有家庭中父母的意見與配偶的理解與支持、組織的需要與人事計劃、社會環境的變化等,這些都會對職業生涯產生影響。可以說職業生涯是各種因素的互動結果。
(二)職業生涯發展的意義
職業生涯發展就是指為達到職業生涯計劃所列出的各種職業目標而進行的知識、能力和技術的發展性活動。其中職業生涯發展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內容包括自我洞察、判斷機會、認識限製因素、做出選擇、思慮後果;確定職業生涯目標;尋找職業生涯道路等等。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過程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則是個人與組織之間的相互配合,這種配合程度集中表現為職業發展對個人和組織的需要與利益的滿足程度。從培訓理論來說,職業生涯發展,是人才成長理論中的一種新的觀念,在職業競爭中日趨激烈的新時期裏,職業生涯發展對人的成長與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意義為:
(1)有利於個體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對於個人來說,對自己的特征、能力、專業技術、知識、家庭支持等影響職業生涯的要素有可觀的、準確的評價,可以有針對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2)有利於改善職業生涯階段上的個人與組織的匹配過程,使處於早、中、晚期職業生涯危機的組織和個人雙方能更有效地解決這些合作問題。
(3)有利於促進培訓觀念的轉變,改善人力資源開發活動,提高組織績效。職業生涯發展的培訓意識,推動了“管理人就是控製人”的觀念向“管理人就是發展人”的有效轉變;可以使人力資源開發活動關注自我發展、家庭發展、組織發展等多種需要,拓寬訓練領域;可以使組織成員保持工作的高效率與職業生涯的動力,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可以使組織成員認識到自己的職業特點和獨特的職業經曆,進而形成一種認知方式、態度、價值觀以及反映其具體職業曆史的技能。
二、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特點
職業生涯發展的普遍規律對教師的發展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但是,各種職業生涯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無“生涯階梯”的生涯
教師的職業生涯是沒有職位高低之別的,沒有明確的“生涯階梯”,除了有少部分人擔任行政工作之外,無所謂晉升問題,所有教師身份都相同。“老師”便是通用稱呼。教師的職業心態也很少有社會浮躁和焦慮,因而說,教師過的是一種平靜而恒定的專業生活。這種生涯沒有大的波瀾,猶如一股清流源遠流長。但是當教師職級製度真正形成之後,教師生涯在專業領域中便成了有“生涯階梯”的行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