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海外孤城,春風不度,空留黃河白雲飄蕩,徒增世事無常之憾。

葉孤城這個人物的名字起得是有深意的,正所謂“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河白雲都不用去理會,孤城所看重的,乃是那片代表著大好河山的萬仞山。世事似棋,江山如畫,英雄所愛者,惟美人與江山爾,美人令英雄氣短,江山引英雄折腰,即便灑脫如白雲城主輩也未能免俗,無法抵擋住這種誘惑。

葉孤城是何許人?海外白雲城主也。自幼癡心向劍,且天資極高,在白雲城中悟得劍道,練成“天外飛仙”絕技,與西門吹雪並為武林一時之瑜亮,江湖中幾乎沒有人能人他法眼,一度不免有寂寞高手之歎。後協助南王世子政變,企圖謀朝篡位,終被睿智過人的陸小鳳識破,最終死於和西門吹雪的決戰中。其實,葉孤城毋寧說是死於西門吹雪的劍下,倒不如說是死於自己的性格之下更為確切些。一切都是他自己早已選擇好了的結果,性格即命運,從他決定離開江湖之遠而奔赴廟堂之高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心比天高,命如紙薄,這是古往今來曆史上所有梟雄都無法逃避的共同宿命,哪怕是才學一流、武功卓絕的白雲城主也不能例外。

但葉孤城真的能算得上梟雄嗎?這個問題似乎又得存疑,這也正是這個人物的性格悲劇所在。葉孤城不是曹孟德,也不是秦始皇,他們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葉孤城雖然無牽無掛、孑然一身,但內心卻有所依托、有所畏懼:那就是他的劍道。在禦書房,麵對手無寸鐵的當朝天子,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本不殺手無寸鐵之人,今日卻要破例一次。”可惜話雖如此,他終究沒有全力一擊,他沒有使出“天外飛仙”的必殺技,因此他的劍被破窗而入的陸小鳳拆解了。假設一下:若是他真的傾全力使出“天外飛仙”,恐怕陸小鳳也未必就有十足的把握能破這一劍,那整個故事又將會是怎樣的結局?他沒有使,不是大意,也不是信,而是出於內心深處對劍道的尊敬與敬畏:他知道,當世隻有一人有資格接這一招,這個人,不是當今天子,而是西門吹雪。這麼看來,葉孤城終究不是梟雄,他本質上還是個劍客。古龍本人對這個人物顯然也有著複雜的感情,因此在結尾處安排他體麵而尊嚴地死在了西門吹雪的劍下,並讓他使出了那招石破天驚的“天外飛仙”,通過這種主動的擁抱死亡,古龍表達了自己對這位絕代劍客的惋惜與致敬。

成王敗寇,這本就是亙古不變的鐵血遊戲規則,廟堂也好,江湖也罷,都同樣適用。

憑心而論,葉孤城的智商是極高的,整件計劃籌備得相當縝密,若非遇上陸小風這樣的敵手,白雲城主移駕紫禁城是完全可能的事情。隻可惜生活裏就是有這麼多的然而——然而他遇上的偏偏就是陸小風。葉孤城是古龍小說中惟—卷入政治事件的江湖人物,這一點是頗耐人尋味的。

按常理說,草莽英雄與帝王將相本是生活在兩種世界裏的人,沒有太多的交集,何況葉孤城是名震江湖、心高氣傲的人物,素來深居簡出,與白雲長劍相伴,何以最後要離開白雲城、參與到宦海深宮的爭權奪利當中去?古龍在書中並未言明,但通讀全書,我們不難理解這是葉孤城的經曆與性格使然。葉孤城年少成名,在江湖中的地位高不可攀,這種光環不免會讓他自信到幾近自負的程度,加之久在白雲城中的離群索居生活,更加劇了他的這種自負心理,以為天下眾生惟我獨尊、生殺予奪,自信沒有自己辦不到的事。他在江湖中的地位已經是高不可攀、讓眾生頂禮膜拜,但這又能如何?都說高處不勝寒,但像葉孤城這樣孤傲的人是永遠不會安於現狀的,於是他選擇了往更高處走,那便是紫禁城中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