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反應堆製造成功(1 / 2)

科研室中堆滿了機器和材料,一身工作服的羅斯開始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

羅斯要製造的這個‘電弧反應堆’,直徑達到了三米,幾乎是鋼鐵俠托尼身上那個反應堆的三十多倍大,產生的電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電弧反應堆,分為:底板、外圈、內芯、反應爐、發電裝置……。

反應堆的外圈,采用鈦合金製造,堅固耐用。羅斯搞這東西是為了實用,不是為了炫,所以在材料選擇方麵,與托尼采用的材料不同。

羅斯利用吊床,將一塊從航天部門購買來的鈦合金鋼板,用吊床吊了起來。

在這塊合金鋼板上麵,用鉛筆描好尺寸規格之後,羅斯利用購買的等離子切割機,開始切割起這塊堅硬無比的鈦合金鋼板。

戴好護目鏡和麵罩,羅斯秒變電焊工人,在燼熱的光線中,切割機慢慢的切割著鈦合金鐵板,鐵屑濺了羅斯一身,羅斯專心致誌的工作著。

花了整整一天時間,羅斯才將外圈切割出來,利用打磨機和拋光機,將鋼圈磨得平整光滑後,第一步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算是完成。

第二步的製造,是反應堆的底板。

這個底板分為兩層,上麵一層,是聚合脂塑料板,也就是製造電路板的那種材料。第二層是保護板,用來保護反應堆的底部。

羅斯需要在第一層的塑料板上,鑽出上千個孔,並且用銅、金、銀,鍍出一個大型電路板線路,再焊上許多電阻、電容、集成電路等等零件,方便將來滿足將來安裝反應爐和發電裝置的需要。

這一份工作有點麻煩,羅斯等於要自己製造功能複雜的大型電路板。好在羅斯早就設計好了一切,利用電鑽,羅斯在一塊厚達五厘米的,直徑三米的聚合板上,瘋狂的打孔。

整整一天的時間,羅斯才打好孔。餘下的時間,就是製造電路,焊接零件的工作,除了電路板的線路要用金銀銅,鍍一遍之外,其它的部份,都得刷上防護漆,以保護電路板,同時也防止這個巨大的電路板受到潮濕之後,出現斷路,串線的問題。

光是製造焊接這個巨型電路板,花了羅斯三天時間。上麵的電路板線路,有手指那麼寬。

第三步,是反應堆的內芯。

這個內芯,其實是一個電磁轉換的裝置。它需要用八個電磁鐵模塊,繞上銅絲圈後,變成電磁圈,通電之後,能夠轉化電能。

內芯的製造也不困難,羅斯隻花了兩天時間,就親自動手將內芯製造了出來。

第三步反應爐的製造,這是技術的關鍵,也是核心。

這個反應爐,必須得承受‘冷聚變’產生的超強電磁。冷聚變雖然不產生超高的溫度,但產生的電磁,不是一般的材料能夠承受得住的。

好在羅斯早就知道,有一種叫做‘氟鋰鈹熔鹽’的液體,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液態材料,可以用來做屏蔽材料,還能當作中子慢化劑和熱交換介質。將這種液態物質覆蓋在反應爐上,就能讓冷聚變在爐中完成,隔絕電磁輻射。

反應爐中的超導材料,羅斯選擇的是稀土‘鋇土氧化物’當作超導材料。任何磁場能夠讓‘冷聚變’的水平,提高四次方。利用這種稀土材料後,能夠讓反應爐中的磁力強度再次翻倍。

這個反應爐的技術極為複雜,羅斯需要十天才能完成這項工作。

反應爐如果完工之後,就是安裝發電裝置的工作,這個發電裝置,采用高效率的布雷頓循環發動機進行發電。

這種發電機其實可以采購,不過為了效果更好,功能更強大,壽命更高,羅斯在下訂單之前,就讓製造這種發動機的廠家采用合金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