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一言之辨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言興邦”之說,人們也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美國人曾把擁有口才、美元、原子彈視為稱雄世界的三大法寶。可見,語言尤其是口頭語言具有特殊的作用和獨特的魅力。
語言包括書麵語言和口頭語言兩種形式,是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方式與載體,是人在社會中與社會、與人發生聯係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人們要有效溝通,就要講究語言藝術,運用語言技巧,從而收到最佳語言效果。富有情感的語言,可以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富有活力的語言,可以妙趣橫生,令人捧腹;富有智慧的語言,可以趣味盎然,給人啟迪;富有激情的語言,可以鼓舞鬥誌,促人奮進;富有雄辯的語言,可以戰勝對手,振奮人心。有的人寫文章,妙筆生花,文采飛揚,引人入勝,“下筆如有神”;有的人講話,才思敏捷,侃侃而談,滔滔不絕,“語不驚人死不休”。
語言確實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言為心聲”。口頭語言就是口頭表達能力,即口才。口才是一個人的門麵,是一個人的第二形象,是衡量一個人思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也是一個人才幹和人格魅力的試金石。口才的好與差是決定一個人生活及事業優劣成敗的重要因素。一位語言學家說過這樣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很有可能成為人才。”作為領導,口才更是十分重要的。好口才,可以提升你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你在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間遊刃有餘;好口才,無疑能使人尊敬,受人愛戴,贏得好人緣;好口才,定能為你的人格魅力增加砝碼,為完成工作,實現最大工作績效奠定基礎。馬克·吐溫曾說:“一句精美的讚詞,可以代替10天的口糧。”此言精辟之極。
參加工作30多年來,我主要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無論是當教師,還是當領導,我都十分注意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注意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我認為,語言表達能力是作為一個領導者的第一職業要求,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也是自身形象和魅力的體現。領導者的思想境界、才華能力、工作作風、形象風度等都以語言作為載體。
多年來,我養成了一種“壞習慣”,在許多場合講話都不用講話稿,而是即席演講。也許是自以為是,也許是平時注意學習和積累,注意語言技巧的緣故,每次講話竟然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獲得了意外的驚喜,“騙”取了許多掌聲和讚譽。我想,這就是語言藝術的魅力吧。
閑暇之餘,我將近幾年在國家、區、市刊物上發表或獲獎的論文,幾篇頗受歡迎的黨課講稿以及演講稿等,整理成冊,付梓出版,也算是一本書吧。她是我多年來工作的點滴體會和經驗,但願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讀者看後,哪怕是能得到微薄的啟示,我就心滿意足了。
國家教育部總督學顧向、自治區原副主席劉仲,在百忙中為本書題寫了書名,使本書“蓬蓽生輝”。石嘴山市一中魏永紅老師為本書設計了封麵,楊興惠老師、任燕老師對本書也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見,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企盼讀者不吝賜教。
張新鋼
2010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