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答:多元化的國際儲備體係的弊端有:
(1)儲備體係的不穩定性增加;
(2)加劇外彙市場的波動;
(3)引發或加劇世界性通貨膨脹;
(4)對各國的正常經濟運行和世界經濟的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5)目前國際儲備資產的分配格局十分不合理,不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8.答:國際儲備結構管理的原則有:
(1)流動性;
(2)安全性;
(3)盈利性。
三、論述題
答:影響國際儲備適度規模管理的因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論述:
(1)一國國際儲備的範圍及貨幣在國際貨幣體係中的作用;
(2)國際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穩定程度;
(3)其他調節國際儲備手段的運用及有效性;
(4)一國國際融資能力的大小及所處的國際環境;
(5)一國對彙率製度和彙率政策的選擇;
(6)一國的對外開放程度;
(7)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
(8)一國在特定時期的經濟發展目標。
四、填空題
1.黃金-英鎊儲備體係
2.外彙儲備
第9章
一、名詞解釋
1.外債:是在任何給定的時刻,一國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為核算單位的具有契約性償還義務的全部債務。
2.國際債務危機:指債權國與債務國的債權債務關係中,債務國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的影響不能按期如數償還本息,致使債權國債務國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不能如期了結,並影響債權國與債務國各自正常的經濟活動及世界經濟的正常發展。
二、簡答題
1.答:我國外債的分類有:
(1)國際金融組織機構貸款;
(2)外國政府貸款;
(3)國際商業貸款;
(4)對外發行債券;
(5)國際金融租賃。
2.答:國際債務危機的特點有:
(1)債務規模過大;
(2)卷入危機國家過多;
(3)國際收支惡化,國家外彙儲備減少;
(4)債務地區和國家高度集中;
(5)債務結構對債務人不利。
三、論述題
答:國際債務危機發生的成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分析論述:
(1)外債規模越來越大,結構發生變化;
(2)債務國不適當的發展戰略;
(3)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
第10章
一、名詞解釋
1.外彙交易:指外彙銀行買賣的主體為了滿足某種經濟活動或其他活動的需要而進行的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
2.即期外彙交易:指外彙交易買賣成交以後,原則上在兩個工作日辦理交割的外彙交易。
3.遠期外彙交易:指交易貨幣的交割通常是在兩個工作日以後進行的外彙買賣。
4.期權:是一種以一定的費用獲得在一定時刻或時期內擁有買入或賣出某種貨幣的權利的合約。
二、簡答題
1.答:外幣期貨與遠期外幣交易的區別有:
(1)期貨交易的合同金額標準,而遠期外彙交易的合同金額可大可小,沒有標準的合同金額。
(2)期貨交易的交割隻有少數到期交割,多數在到期前事先做相反的交割進行對衝。而遠期外彙交易的交割到期才交割。
(3)交割日期的規定不同。期貨交割為交割月份的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三;遠期外彙交易沒有交割日期的固定規定。
(4)價格的波動不同。期貨交易規定每一種期貨合同的最低價格變動額;遠期外彙交易的價格由銀行報出。
(5)交易方式不同。期貨交易有固定的場所;而銀行遠期外彙交易有在銀行進行交易,也有在無形市場交易。
(6)期貨交易要交保證金和傭金;而遠期外彙交易不一定交押金。
2.答:外彙投機交易的種類主要有:
(1)投機性即期交易;
(2)交叉套彙;
(3)運用其他貨幣交易手段進行投機;
(4)保證金交易。
3.答:外彙交易主要有以下幾種目的:
(1)為貿易結算而進行的外彙交易;
(2)為對外投資而進行的外彙交易;
(3)為外彙保值而進行的外彙交易;
(4)外彙籌款、借貸和還貸帶來的外彙交易;
(5)金融投資需要外彙交易;
(6)因外幣存款的需要而進行的外彙交易。
4.答:外彙交易的傳統類型主要有:
(1)即期外彙交易;
(2)遠期外彙交易;
(3)掉期外彙交易;
(4)擇期外彙交易。
5.答:外彙交易的技巧主要有:
(1)寧買升,不買跌;
(2)“金字塔”加碼;
(3)盡量使利潤延續;
(4)斬倉、建立頭寸、獲利;
(5)處境不明,不黏為宜;
(6)於傳言時買入,於事實時賣出;
(7)莫在賠錢時加碼;
(8)切莫孤注一擲;
(9)把輸贏置之度外;
(10)逆境時,休息;
(11)不要被幾個點誤事;
(12)在盤局突破時建立頭寸;
(13)見勢不對,反戈一擊;
(14)升幅日減,交易量下降,小心價格下跌;
(15)跌幅日減,交易量漸增,彙價近底;
(16)小心大跌後的反彈和急升後的調整。
6.答:決定期權費的因素有:
(1)貨幣彙率的波動性;
(2)期權合約的到期時間;
(3)協議日與到期日的差價;
(4)期權供求關係。
三、判斷題
1.×2.√3.√4.×
四、填空題
1.地點套彙
2.期權費
3.升、跌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