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益納君主率軍南下,謀取漏臥益強富厚。征途聞有啼哭之聲。稟報說:“是避征人之孩兒在哭。”武益納君長認為是不祥之兆,令處死孩兒。奉命者顫顫抖抖,抱走孩兒去處決。眾人紛紛下跪求饒:“君主大人!娃娃不知事,如何下得了手啊!我們去把他母親叫來,好好求謝君主開恩,讓這孩兒年滿周歲,能離開母奶,我們再依法紀作處,可憐可憐這嬰兒吧。求君主寬容,留他一條命,待長大後報答君主的大恩大德。”武益納君長雙腳一跺,怒氣衝天,揮手而言:“簡直是反天,再鬧都給我死於刀下,拿去喂魚,法紀無情。”奉命者不敢違抗,把孩兒抱到河邊時,孩兒之母趕到,苦苦求饒:“求你們行個好,孩兒無知,能犯什麼事,把孩兒還給我。”執法人再三解說:“大姐呀大姐,你的孩兒犯了大事,壞了軍機,君主的命令誰敢違抗,隻有照令拿他喂魚。”婦人雙腳發抖,放聲大哭:“孩兒犯了什麼事,我替他去死。”一大臣好心勸她:“大姐呀大姐,你想想,國有法規,軍有嚴紀,你這一哭,雙眼難保。我們不執法也同樣犯罪,連受處罰。養育之恩是無法替罪的呀,還是多加小心為好。而今你我都一樣,若再違法都受連累,你兒的性命無法挽救了。”犯母被觀眾隔走,罪兒被投下了大河。
追薦陣亡將士製度
乾坤始定,乾象運數起於壬,坤卦運數終於癸。乾坤象卦的規律,形成天包地的圓周圖後,即劃分兩儀四向,四向定四極,這是第一步作圖。四極之東擬五行為青色,四極之南擬五行為赤色,四極之西擬五行為白色,四極之北擬五行為黑色,四極之中央設置人文祭祀文化的場麵。寫好文理,畫美圖像,在出征作戰,固守國土江山勝利大捷之際,設此場景追薦陣亡將士,打殺牛羊牲為祭。凡戰將英雄彙集悼念,樹立懸崖般堅強的英雄形象,弘揚淵穀一樣深的感情道德。讓表達緬懷心情的牛羊牲血流成河,祭祀要誠心誠意,盡心盡力。請那些能工巧匠的精藝人,按照乾坤八卦的規律和星象及會動有血氣生命的生物形象,寫畫和做出它們的模型,根據日象青天之君,月象赤地之壬,君王星結合統索滿天星際的原理來進行設場和布置。其次呢,畫出長袍老壽星像和所有的祭帳圖,做出禽星模型作為祭場的排場裝飾。把恒實楚、特乍木、舉腮哲聖星神像掛司祭堂上,寫作高手要做好實錄。把青赤黑白黃的祭悼標誌插上每個山頭,延伸到每一個深穀。把天地間的一切美好形象寫畫和造作來布置成世界樂園般景象。讓打殺牲聲、人群的吆喝及各種響器交響熱鬧。大書特寫,讓曆史書卷猶如布匹般長。這樣,送終靈堂才有傲氣,祭祀場麵才像個規模,祭祀文化才有永世流芳,八卦理論才有生命力。這一切都是為了戰將英雄的高歌頌德。
夜郎國故地君主氏族
武氏族王國君長襲任七世時,隸有五氏族君長,各自有江山社稷,各據一方,各自立勢,互不謙讓,常常戰爭。戰爭造英雄,武氏族王國能人輩出。武氏族王國的創始人是弭阿苦,他英勇善戰,自稱是天之仙子。弭阿苦,苦阿武,武阿糯,糯洛體,洛體書,書傑也,武也仆,武足餘。七世武也仆君長時,劃君臣師三部,武足餘治君國,武阿納治臣國,武仆安治師國。君臣師聯合治天下,稱武氏江山,久治長安。臣和師國君長輔佐君國,武氏族五國前景美好。山頂青鬆林,山腰喬木林,山下壩地田園。九地九名山,青山綠水,名山喻能人。祭祖同祭山,祭山同祭社,祭社封能人。君行令,臣執政,師教化,政令和文化似九名山雄偉,是武氏王國的象征。
武多同是武益納王國的一方臣國君長,重於耕牧,國泰民安,燦爛輝煌。他的南臣在益博凱,北臣在江水流域,左臣在苦洪益,右臣在紀可發,多同據中央大革。轄區廣大,江山翠綠,如此寬廣而美好的江山社稷,也是靠戰爭獲得的,亦稱武氏江山。武益納和武多同各據東西,各自為君臣師三位一體的國家政權。彼此興旺發達。兩家法紀同樣威嚴,都講教化治國。武氏族妥舒勒生有九子治九方,九國都強盛是按九宮八卦劃封。舒畢直和舒畢姆封於震和巽二卦方位地。舒畢姆,畢姆洪,洪戛戛,戛戛舉,舉遮武,武蒙索,為六代賢能之君。武蒙索君長時代,重視賢能人。他身材魁梧,頭戴金冠帽,文武兼備,有軍事謀略,能克敵製勝,天下大安。他是武氏族六強君之一,精兵強將,都集於他的手下,天門開一方,武蒙索是一方王國君長。
武蒙德君長,三代坐皇城,基業大發展,爵位次第明,文明教化四向傳播,民富國強。右相苟氏族舒臘戛,召集部將祭祀,特請嶽真高師掌堂祭祀列譜,把一代代相繼的苟氏族譜牒排列出來:舒臘戛,臘戛舉,舉則舍蒙,舍蒙餘洽,餘洽於列,於列阿古,阿古臘吐,臘吐婁米,婁米舉吞。婁米舉吞世居啥祿窪,生有九子,六子成才,據守首邑。六兄弟英勇善戰,國度大擴張,擁有七十部,聲勢浩大,國力雄厚,江山美好。南部的載祿窪和載柏博祿窪兩大氏族邑落,如天門放光,燦爛輝煌。
江山再壯美,國力再雄厚,也經不住戰爭的摧殘。殘酷的戰爭,就像風吹白雲跑,一次接著一次。武氏族王國征戰,武氏族王國盛世,記的是武氏族王國史。武氏族多同後裔的王國,最後被洛紀氏族所奪取,曆史也就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