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王國紅
(寧波大學寧波315211)
摘要:本文就寧波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的探索實踐作了彙報,探討了如何創建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學體係,提出了“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作為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係建設的指導思想,以創新意識培養為先導、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把培養麵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精神、創新精神、實踐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作為地方性綜合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創新教育人才培養
新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導致人才競爭的激烈,從而加大了對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渴求。社會發展需要應用型的創新人才,這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重點是提高質量,而提高質量的重點在於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創新人才成為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根本任務。
寧波大學作為一所年輕的大學,她的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係是學校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寧波大學信息學院一直將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作為自己的目標,在教學工作中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麵做好工作。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養創新人才
樹立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適應時代發展、符合創新人才培養規律的教育體製是造就創新人才的基礎和關鍵。培養創新人才首先要更新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成才創造更好的條件。我們首先在教學方麵重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用創新觀念進行教學改革,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係,培養為地方服務的實用開發人才。強調確立“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作為構成創新型人才培養體係的指導思想,把培養麵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精神、創新精神、實踐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作為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包括加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主選擇專業、選擇課程、選擇專業方向和選擇教師,促進教師更加關注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院、教師更加關注學生、關注教學,努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二、培養創新人才,製訂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是基礎
2006年初我院結合IT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的要求,主動提出大幅度修改2006級本科培養方案,新的培養方案製訂之前,我院組織各係教師進行了大量的調研,明確了我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即培養緊貼寧波社會經濟發展的急需,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寧波地方特色的(加工工業、國際貿易、港口)信息化人才。學生經過一年的公共基礎平台和學科基礎平台的學習後,根據“誌願+擇優”的原則進行專業選擇和專業方向選擇。
新的培養方案較以往的方案,大大提高了實驗、實踐課程的比重。實驗、實踐課程比重達到40%。各個專業根據自身專業特點,以新的科技和社會發展成果不斷充實教學內容,不求全、細,重在精、新,在課程重新整合中,注意知識內容的整體性和相關性,注重內容銜接,努力提高課程的綜合化程度,以有限的課程來覆蓋日益增長的知識麵。在專業方向課程的設計上更加強調知識結構的特色和執行的深度。建立了更加靈活、開放的專業方向模塊。
三、紮實開展“專業、課程、教材”三大建設,提高師資水平
我院非常重視重點專業建設、優秀課程建設及優秀教材建設。以三大建設促進學院師資水平的提高。
在專業建設上,積極同學院的學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學科建設促進學院專業的建設。
學院現有4個專業,其中2個為省級重點專業、1個市級重點專業、3個校級重點專業。
在課程的建設上,較早地提出並應用了“課程群”的管理模式,提出課程群建設的具體方向和方案,對課程群內容進行細化,任務到人,采用目標管理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在課程群的建設過程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大綱中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組織課程群建設小組成員充分討論,認真研究,製訂教學實施計劃等。信息學院在課程建設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有1項省級精品課程,1項校級精品課程,18項校級優秀課程。
在教材建設上,根據實際教學需要,編寫出版教材。有2項獲省級優秀教材二等獎,有3項省級教材在編,還獲得了7項校級優秀教材獎。
通過“專業、課程、教材”三大建設,大大地提高了我院的教學水平。同時,積極與國內國際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跟蹤電子信息領域最新技術,安排教師參加相關新技術培訓和學術研討,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形成了促進教師科研、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良性激勵機製。
四、加強教學研究,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我院教師通過對自身教學方法的總結,以及學習他人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深化教學方法改革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教學方法改革上,注重講授、討論、實踐緊密結合。增強課堂討論環節,根據具體情況定期進行課堂討論。討論內容包括:所講授知識間的互相聯係;對習題中的難點、重點給予提示和啟發。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既要掌握基礎知識也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創新能力。在課程考試改革方案的實施上,注重閉卷考試和作業相結合;建立試題庫,不斷改進試題庫的內容以及難易程度;實行教、考、評分離。
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利用我院良好的計算機資源,開辟網絡第二課堂。教師授課形成了以多媒體授課為主,網絡遠程教育為輔的教學新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網絡平台設有作業講解、試卷點評、網絡答疑等,既合理有效地利用計算機CAI課件,又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學能力。通過網絡視頻、網絡考試平台、網絡課件等構建了一個個性化師生互動環境,形成一個師生互動的空間,學生不僅可以將自己優秀的作業展示在網絡平台上,也可以參與網絡平台的維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