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觀 推進四川

勞動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張成明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樹立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這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也是做好勞動保障工作,促進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根本指針。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勞動保障工作是直接為廣大勞動者服務的,無論是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工資分配還是勞動關係等,都關係到勞動者的切身利益。過去幾年,勞動保障工作以“兩個確保”、再就業為重點,為維護社會穩定、支持改革、促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各級黨委、政府、廣大職工以及社會各界都是比較滿意的,勞動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科學發展觀既為勞動保障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強大動力,也給勞動保障工作提出了艱巨的任務和要求,需要廣大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麵積極探索和創新,努力實現發展目標。例如,在勞動就業方麵,如何在新形勢下廣開門路,擴大就業,降低社會失業率,尤其是統籌城鄉就業,解決城鄉分割的二元就業格局,實現充分就業目標;在工資分配方麵,如何解決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勞動與資本分配比例不合理,實現公平的社會分配;在社會保障方麵,如何擴大覆蓋麵,把社會各類勞動者包括廣大農民納入社保範圍,解決社保資金不足,完善社會體係,構築社會“安全網”;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方麵,如何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如何盡快形成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機製;在勞動關係方麵,如何根據多種所有製經濟、多種就業形式下勞動關係的新變化、新特點,建立長效調整機製,促進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在勞動力市場方麵,如何加強市場的建設、管理和監督,充分發揮市場機製和載體作用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勞動就業、貧富懸殊和社會保障成為社會矛盾的集中點,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西南財經大學、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今年提出並實施的課題研究項目,堅持科學發展觀,推進四川勞動保障事業健康發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在研究中,集中了省內有關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勞動保障係統、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力量,圍繞科學發展觀與勞動保障這個中心,結合四川的實際,對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方麵進行研究,用科學發展觀來審視過去的工作,總結成績和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革和發展的對策措施,理論性、針對性、實用性都較強,可以為政府及勞動保障等有關部門科學決策和製定對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在這裏,我代表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對參與這項研究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感謝,對研究成果的出版發行,表示衷心祝賀。

借此機會,我對進一步搞好勞動保障科研工作提出幾點希望:第一,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勞動保障科研工作全局,緊緊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開闊眼界,拓寬視野,強化勞動保障研究的戰略思維。要把我省的勞動保障工作放在西部大開發、四川經濟跨越式發展和建立和諧四川的大背景下去研究,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正確判斷勞動保障工作在我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具有戰略眼光和全局性意義的勞動保障宏觀發展思路。第二,要創新思維,謀劃良策,提高對策建議的水平。要從四川勞動力資源和經濟發展水平出發,以創新的理念、開放的思維和前瞻的眼光,深入調查研究,敏銳地捕捉新信息,提煉新觀點,提出新建議。第三,既要堅持以人為本,反映民意,麵對現實,尊重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提高對策建議的可操作性,又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判斷勞動保障決策的合理性,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以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第四,加強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的密切合作。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要發揮各自的優勢,互通信息,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提高研究質量,增強研究成果的針對性、實用性。勞動保障部門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人才集中的優勢,發揮該學會在學術研究、調研、論證、谘詢等方麵的積極作用,要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聽取企事業單位的意見,做到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動勞動保障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