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盡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教室具有濃鬱英語氣息的氛圍。選擇圖片、字母卡、字卡、句卡、掛圖、有趣的照片或實物玩具、動物玩偶等教學用具布置教室,並在教室裏時時播放學生所熟悉的英語歌曲,讓學生在Engligh的世界中感受到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快樂地進行語言學習。
2.教學重視每堂課的開頭。親切感是探究環境所需,如師生見麵,應即興“寒暄”:“It’snicetoseeyouagain./It’safinedaytoday,isn’tit?/Howareyoutoday?”努力巧妙地引起課堂話題,如星期一上課教師可以用:“Didyouhaveagoodgimeyesterday?Whatdidyoudoonyourweek-end?”
與交際主題有關的人、物,應盡可能提供事物、圖像。還可以舉辦一些小活動,如在投影儀上顯示幾個抽象的圖形提問學生:“What’sthisinEnglish?”學生把圓形猜成一個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杯子、一艘宇宙飛船等;把方形猜成一本書、一張照片、一幅地圖、一扇窗戶、一個外星人等。猜想是探究的環節,請想的表達是語言學習中的探究實施。況且諸如此類的遊戲學生很喜歡玩,可以常玩常新。
(二)蘊含交際所需的條件
1.使交際雙方之間存在信息差。語言交流是在交流各方存在信息差的狀態下成立的,教學狀態下,教師可製造信息差以使交流繼續。
2.營造交際需要“社會意境”,包括哪些人、在哪裏、什麼時候、有什麼交際意圖等。在課堂上這樣的情境是由師生共同“導演”的。它可以設置成在國外的某些場合裏,也可以設置在國內,進行符合我國國情和習慣的交際。
3.交際語言對某一場合來說必須是真實可信的,並具有不能預見的性質。因此背誦出來的對話不能構成交際,課堂上的交際活動要盡量貼近實際生活。並力求營造一些學生並不甚了解的事物和環境,如此來激發學生求知欲的要求。
4.在交際過程中逐步讓學生了解東西方文化在傳統和文化內涵等方麵存在的差異。如在模擬打電話時了解英美人接打電話時的習慣用語“Hello,Thisis…”先報出自己的姓名(單位)或電話號碼等。能夠準確用語言交際是語言學習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也是探究結果的外現。而在語言實踐中感悟語言的豐富的信息內涵是準確使用語言的基礎。
(三)建立課堂適應交際的常規
如站立交談。英語課堂對話要求學生站起來,甚至走出座位麵對麵交流。又如,教師不必有錯必糾。對於那些口誤或小錯誤,學生會逐漸隨自己英語熟練程度的提高加以改正,教師沒有必要每每糾正;對於那些典型的、可能發生長久影響的錯誤要挑出來單獨訓練,並讓學生主動探究明白。
(四)師生共同策劃研究性學習活動
如學習課文Happy birth day to you一課時,教師問學生:“When’s your birth day?”經過調查,班裏有4名學生的生日在當日或當月,於是教師說:“Now 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them.”讓學生策劃祝賀生日的詳試party。學生拿出他們準備好的birthday present,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及各種有趣的玩具和食品,分組為這4名學生過生日,他們向過生日的學生贈送禮物,共同分享生日蛋糕,點燃生日蠟燭,圍著蠟燭唱生日歌。教師用錄音機把學生活動時所說的英語錄下來,以留作成長記錄和將來美好的回憶。以此亦可鍛煉學生項目學習的能力。
四、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
現代學習方式的培養必須從幼兒、小學抓起,其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表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決定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小學生雖然其思維水平不高,但小學生逐步培養起來的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品質、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情感、學習意誌等所構成的學習方式,對他們的當前學習、後續學習、終身學習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存在“五多五少”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