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從來不喝咖啡。雖然我是一個外國人,但每次來中國我總是盡我所能去體驗原汁原味中國的東西。中國人喝茶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中國的茶遠比咖啡健康得多,而且與中國複雜精細的美食相得益彰。因此到了中國如果還吃外國的食物喝外國的飲品,那我可真是“老外”了。
我喜歡到中國來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因為我想去看看那裏的人怎麼做事,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與進去觀察;其次是因為我發現中國的文化非常有趣而且吸引人;第三是因為我想要更多、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國家。
這個項目就是這樣誕生的。我越是到中國來,越是會反思我所生活的西方社會,反思它所取得的成就和遭遇的失敗。所以我希望以一個從中國學到了很多東西、獲得了很多啟發的老外的眼光,從一個會因為中國重蹈西方覆轍而感到遺憾的人的角度來寫這本書。
我們可以講的事情有很多,從城市化的錯誤到汽車產業的過度膨脹,再到福利國家的不良影響,以及由於對個人主義的狂熱崇拜造成的家庭生活和社區精神的瓦解。我希望我們選擇呈現的這些事情是與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並如實反映了我們正在經曆的困境。
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再寫一本書和製作一個電視係列節目,內容是西方能夠從中國學到什麼。在我看來,中國人都太過謙虛了,他們認為好的東西都來自西方,如果你想一下中國人曾經創造的驚人的曆史和文明,再思考一下中國三十多年來在鄧小平的帶領下,從自己的文化和思維體係中找到方法、價值觀和態度,使中國到目前為止獲得飛速的發展。中國的一些特質是否能為西方社會所借鑒,這將是我下一個項目的主題。
但是現在,我很感激能有機會展示我們走過的一些錯誤的道路以及我們是如何試圖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的,這將促進中國和西方之間的相互理解。在此,我感謝很多朋友對我無私的支持和幫助。
我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大學和其傳播與媒體研究院(CAMRI)是英國頂級的媒體研究機構。在研究院同事的幫助下,我才有時間致力於本書的寫作和電視係列片的製作。中國媒體中心的員工,尤其是中心經理宋陽光(AljaKranjec)及其助理郭旭,由於我的缺席,他們不得不在節目製作期間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各個主題的例證由布雷克威(Blakeway)製作團隊搜集執行,該團隊由電視製片人克裏斯·鮑爾丁(ChrisBoulding)領導。作為作者非常感謝導演理查德·維利(RichardWyllie)和法耶·吉爾伯特(FayeGilbert),以及研究人員路易斯·貝璐怡(LouiseBeamont)、森蘭丸·達達(TolulaDada)、詹姆斯·利特曼(JamesLittman)和尼克·吉爾伯特(NickGilbert)所付出的努力。感謝他們所有人!同時也感謝英國第四頻道的新聞副總監凱文·克裏夫(KevinSutcliffe),以及BBC《媒體大觀》製作人、著名媒體人史蒂夫·休利特(SteveHewlett)為我們提供的寶貴意見。
本書的采訪於2011年秋和2012年初完成,采訪由路易斯·伯恩(LouiseByrne)安排,並由瑪麗·霍奇(MaryHodge)進行高效和細心的記錄。
與本書同名的電視係列片由恒頓傳媒的保羅·傑克遜(PaulJackson)及布雷克威的凱倫·愛德華茲(KarenEdwards)擔任總製片人。此書的成功出版還要感謝賈怡女士、李發先生以及他們所在的恒頓傳媒團隊的辛勤工作,以及北京鳳凰聯動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參與此書編輯出版的所有工作人員的專業與敬業精神。最重要的,特別感謝曾榮博士(Dr.GloriaZeng)從始至終帶領整個工作團隊的不懈努力。
中國一直以來是我熱愛和汲取營養的地方。中央電視台對本書同名電視係列片《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中文版權的購買與播出,讓我能夠和更多的中國觀眾分享我對西方的理解與體會,對此我十分感謝。
每個人熱情的合作對本書的成功都至關重要,我們對此非常感謝。
本書由三位作者合著,作為主要作者,我衷心感謝約翰尼·阿克頓(JohnnyActon)和海倫·布裏格斯(HelenBriggs)的熱情合作。
我的聯係方式是[email protected],我非常希望聽聽中國讀者、觀眾看完本書和同名電視係列片之後的感受。大家還可以到新浪微博@戴雨果,共同交流對中西社會文化和傳媒事業的看法。
戴雨果(HugodeBurgh)2012年12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