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交際心理是這樣的:謙虛和藹、不卑不亢。
如果你是用欣賞的方式來交朋友的,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有這麼多朋友。那麼,欣賞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主要是以下三點:
第一,欣賞是相互的。任何人都有優點和長處,人與人之間在交往時可以相互欣賞。你欣賞我有才華,我欣賞你懂禮貌,你欣賞我熱情奔放,我欣賞你含蓄內斂;你欣賞我真誠可貴,我欣賞你執著專一。這種相互之間欣賞帶給人的必然是喜悅和開心。
第二,欣賞是愉悅的。欣賞別人實際上就是肯定別人。美國心理學家認為,人最原始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欣賞便是滿足人類這種心理需求的最佳方式。被人肯定的滋味是愉悅的,倘若人與人之間都是用歡愉的心情在進行交往,交際自然很成功。由此看來,欣賞是人際交往活動中最好的手段。用欣賞的眼光與他人進行交往,能掃除很多障礙,也能從中獲得很多回報。
第三,欣賞是平等的。與崇拜不同,崇拜是一方高大無比,一方渺小非常。崇拜就意味著雙方的地位不同、等級不同,這樣雙方之間就會存在一定的界限和距離,帶著這樣的情感進行交往,雙方自然不會感到自然融洽,也就不能擁有真正的友誼。而欣賞是相互的、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此,這樣的交往才是真誠和融洽的。
用欣賞的眼光看人,就要能夠做到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要培養自己謙虛誠懇的品質,學會真誠地讚揚別人,而不是虛心假意地奉承;用欣賞的眼光看人,就要走出擺脫嫉妒的陰影,對別人取得榮譽和成績就由嫉妒變成了真誠地欽佩。
茫茫人海,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有獨特的行為方式,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肉體。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想法和觀點的自由,因此,一定不要用自己的思想、觀點、行為方式去批評和限製別人,不然的話就隻能到處碰壁,不受歡迎。
學會相互欣賞,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
現在有不少人認為,隨著現在社會的交際越來越個性化,“欣賞自己”已經逐漸被更多人接受並運用。這件事意味著人已經開始注意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有利於發展個性化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起來這的確算是一件好事。
但事實卻並沒有一直好下去,“欣賞自己”如果把握不準到最後都變成了極端的自私自利;變成了唯我獨尊的驕橫和霸道;變成了“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的個性變態。最終自己就完全陷入了自我欣賞的漩渦裏,徹底失去別人的幫助,將自己的人生變得黯淡、寂寞和孤獨。
為了人生的美好,學會欣賞別人吧,這其中自然不包括什麼“追星族”、“追款族”之類,那種將欣賞變成崇拜,為了追星把自己一年的辛苦錢都搭進去的做法實在是很悲哀!
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就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每一個人,那一定能獲得與之前不同的認識,你會發現,也學他們比不上那些風風火火的大明星,也沒有明星大腕的那種大排場,但他們每個人都在認認真真地生活著、工作著。你會發現這些人在跟別人進行人際交往的時候,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同情、關切、微笑和互相幫助都是十分真誠的。他們就生活在你的周圍,或者是你的親人,或者是你的好友,也或者是你的同學和同事。在你受傷需要安慰的時候,是他們幫你修補心靈上的創傷,在你遭遇挫折想要放棄自己時,也是他們無微不至地關心你,照顧你;在你取得成績時,他們總是鼓勵你,希望你下次更上一層樓;天氣寒冷的時候,他們會打電話囑咐你多穿幾件衣服;生病了,他們會日夜守在你的病床前,喂你吃藥。對待這些人,你應該投以欣賞的目光。
也許他們身上有很多缺點和不足,會在生氣的時候大吵大鬧,遇到感到新鮮好奇的事情也會在背後談論一些是是非非,平常沒事也愛抽煙、喝酒、玩牌,在受委屈的時候也會爆粗口罵人。這個社會有多複雜,他們就有多複雜。但要知道他們也隻是人,不是神仙,再說了很難保證自己身上就不會沾染這些小小的缺陷。而一個真正懂得交際藝術的人,是懂得應當如何用欣賞的眼光來捕捉這些人身上的閃光點的,他們知道善意的批評能夠使惡魔變成美麗的天使。
能夠欣賞別人的人,也會得到別人的欣賞和幫助,從而為自己創建一個更符合其個性發展的人際環境。
學會欣賞別人,你就能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