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海雯不聽我們話,那我們就聽她的話,聽她說說為何不聽話的理由。她說得對,我們就認錯,就讚揚;她說得不對,我們就糾正
海雯從小不算調皮的孩子,與我們父母很少衝突。隻是她從小好像就有自己的思想,對我們父母的話,有時聽,有時也不聽。她不聽我們的話,那我們就聽她的話,聽她說說為什麼不聽話的理由。她說得對,我們就認錯,就讚揚;她說得不對,我們就糾正,就補充和建議。總之,我們父母從來沒有聲色俱厲地喝斥過她,連紅臉話都沒有說過。
我們中國一些人有大家長作風,經常嘲笑或打罵小孩,總認為打是親,罵是愛,都是為小孩好。父母認為的善意行為,卻常常忽視了小孩的恐慌和不安。心理學家指出,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小孩,常常懷疑自己的判斷能力,隨著大人不時地否定他們的言行,他們也就失去了自信心。
對於新移民來說,有一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以下是一個移民機構所提供給華裔新移民在教育子女方麵的注意事項:
體罰孩子若不適當,導致孩子身上留下疤傷、淤血、印記,或與事件描述不符的黑眼圈和燒傷的痕跡;在不該跌倒而有瘀傷,如大腿等部位發現瘀傷,很可能會被控“虐待兒童”。法律規定,醫生、護士、教師、輔導員,或定期與兒童接觸的任何專業人士,有責任向保護兒童局舉報任何疑似虐待兒童的跡象。
如果子女在外無故被人以暴力欺負,就應該安慰子女,並且采取行動。如果事情在學校發生,可到學校投訴;如果在街上發生,可到警察局報案。如不會講英文,可以找一位通英文的親友前往。美國是法治之區,“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因此任何族裔(即使無證居民),隻要你住在這片土地上,就受到法律保護。在美國我們有義務,也有權利。
在美國,越來越多青少年加入犯罪集團行列,進行種種犯罪活動。所以,今時今日,為人父母者,不但要注意兒女在學業上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盡量嚐試了解自己兒女身邊有什麼朋友。
如果你在教養孩子上有任何問題,可與校方的輔導人員聯絡,他們很樂意在教養孩子方麵協助你。另外,也有一些華人服務機構,有許多有益的青少年活動及青少年輔導人員,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成長及幫助你教導兒女。
紐約市有位家長,有3個小孩。有一天,其中一個小孩沒完成作業。父親一氣之下,打了兒子一個耳光。第二天,孩子去上學。老師問是怎麼回事,小孩說是沒完成作業被父親打了。這事馬上反映到有關部門。
晚上,警察到家裏,把3個小孩都帶走了,由社區人士照顧,並指控父親虐待兒童。經過請律師、上法庭一番周折,才爭回子女的撫養權。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或是世界其他地方,在父母谘詢育兒難題時,都會提到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我應該打孩子嗎?”
我認為,打孩子作為約束孩子的一種手段,其一,畢竟孩子不是玻璃做的,打孩子可以維護父母的權威,這比站在那裏什麼也不做好。但是,這並不是維護父母權威的最好做法。
其二,偶爾對兩歲以上、4歲以下的孩子實施輕輕拍打,能改正孩子無理取鬧行為。但一般來說,盡可能避免打不到兩歲、超過4歲的孩子,否則會陷入一種很壞模式中——讓打孩子成為一種習慣,成為父母第一反應。
如果一旦形成習慣,就會給孩子帶來負麵的影響,阻礙孩子的發展。因為,體罰提供了一種錯誤的範例,使孩子學會用暴力而非其他更好的辦法來解決衝突,你的行為已為他們做出表率。
體罰也不能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成熟的尊重關係,不會使孩子懂得為什麼他們做錯了,懂得他們應該做什麼,甚至導致孩子以更激烈行為來報複。
所以,你應當把永遠不打孩子作為一個目標。當你一旦激動得必須對孩子訴諸武力時,一定要記住,隻用手掌打孩子的屁股,永遠不要用更厲害的東西打孩子,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