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海雯在學校要修什麼課程全由她決定(1 / 2)

10、海雯在學校要修什麼課程全由她決定。常聽海雯講她們學校教師經常跳槽,有些學科不能正常開課,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

海雯在上初中時,正是IT產業在美國最火熱的時候,她的一位數學老師,學期還沒結束,就辭職另謀高就,到一家網絡軟件公司去了。

美國的老師與中國的老師不一樣,根本不存在師道尊嚴這一說。前不久,下午課後遇上海雯初中的一位老師。他從報紙上知道海雯考入哈佛大學,先是對我說,我應為我女兒感到驕傲。後來我們談了一些中美學校的差異,他問我在中國上課時要是老師要求學生安靜,學生是否要安靜呢?我說:“當然要。”他說他真羨慕在中國當老師,十幾分鍾前他還在課堂上和學生“對罵”。今年他教了一個普通班,班上隻有7個學生。他要學生安靜,學生不理他,他隻好提高嗓門,可學生也提高嗓音,好不容易才安靜下來。他說不過有時想想也很有意思,我們師生都是朋友,相處得也很快樂。我說中國的課堂可不同,一個班級常有50個學生,要沒有紀律,不就亂套了。

美國中學還有叫輔導員(Counselor)的老師,有些地方翻譯為學生顧問或指導教師。這種老師除了對學校的教學和管理比較了解,還要有較多的心理學知識,負責安排學生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學生申請大學、獎學金或其他榮譽時,學校的評語也由輔導員填寫。學生選課一般都由自己決定,有問題可以請教輔導員老師。

海雯在學校要修什麼課程全由她自己決定,常聽海雯講她們學校的教師經常跳槽,有些學科不能正常開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海雯所在的高中,就沒有老師可以開自然科學的AP課程。在海雯SAT有很好的成績時,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名校的招生要求,我們隻好花錢讓她暑假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去修生物化學課程。

美國的教育同樣存在許多問題,美國人也一直在討論研究教育的改革問題。英特爾公司的執行長貝瑞特更擔心美國將喪失科技業的領先地位。他指出教育辦不好,令美國科技界頭痛。美國科技界注意到,美國中、小學數理課程內容十分差勁,美國人的下一代很多不願往理科和工程這條道路發展,除了認為理工科單調無趣外,也擔心更多的工作會移到美國以外。美國許多學者也在呼籲,美國的中小學應加強激發學生對科技課程的興趣。

美國中、小學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各受許多人士指責,因此教育部門也在實行改革,提高教學標準。紐約州就推出新的畢業標準,但如果按新的標準,目前許多學生就無法畢業。

美國的學校、還有更多的是社會問題。有人認為今天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好像已迷失了方向,學校不再像是學術機構,更像是社會機構。很多人相信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成為有用的公民,能令大量湧入美國的移民融入主流社會。

小孩來到這個世界而投胎到貧窮家庭並不是他們的選擇,如果不能使這些孩子得到受教育的權力,顯然是不公平的。要想擺脫貧窮,教育就擔負著重要的責任。教育有助於減少犯罪,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所有的州都規定小孩必須上學,有些州規定最少要上到16歲,還有些州則規定要到18歲。

不論性別、種族、宗教、智力、殘疾、國籍、英語語言障礙或是移民地位怎樣,少年兒童都要接受教育。雖然有些國會議員也提出拒絕非法移民兒童在美國接受公立學校教育,但這類主張並未成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