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示:
藥學服務是適應時代和人類疾病譜變化的新型服務模式。藥學服務旨在幫助患者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依從性和經濟性,最終達到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目的。
倡導藥學服務,從我做起,時不我待!
第一節藥學服務的發展背景
藥師是社會中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其職責是研究和生產合格的藥品,監控藥品質量,指導合理用藥和開展藥學監護,收集藥品不良反應信息,保證人民用藥安全和有效,並依據所掌握的藥學知識和信息為廣大的患者提供藥學服務和用藥谘詢。藥學服務是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向公眾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藥物治療全過程相關的技術服務,包括向醫務人員、患者及患者家屬提供藥物選擇、藥物使用、藥物安全性等方麵的信息和指導,以幫助患者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依從性和經濟性,最終達到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目的。
一、藥學服務的產生背彔
藥學服務是1990年由美國學者提出並倡導的,其含義是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向公眾(包括醫務人員、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藥物治療有關的技術服務,以期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依從性、有效性和經濟性,實現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理想目標。經過20多年來藥學服務的實踐,藥師的職業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已成為全球藥師共同的目標和責任。
世界人口的老齡化,人類疾病譜的變化,醫療實踐中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社會和科技文化的迅猛發展,迫切要求藥師提供藥學服務。
人類疾病不僅包括軀體生理性的,也包括心理性以及社會性的因素,醫學科學所涉及的範疇越來越廣泛而複雜,同時醫藥學的進步使延年益壽成為現實,人類麵臨老齡化和由此導致的疾病譜的變化,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神經性疾病等與器官衰老相關的疾病成為常見病、多發病。1999年我國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60歲以上人口32億,占總人口的10%。我國公布的前三位死亡原因為心血管病、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病,占總死亡原因的67%。這些因素導致更多的人不得不長期依賴於藥物治療。
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使人們對提高生命質量的期望前所未有的迫切,如何更有效、安全、經濟地使用藥物成為受廣泛關注的課題。
藥源性疾病被不斷認識,合理用藥的觀念和需求越來越被大眾認可,而其技術的複雜程度卻與日俱增。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的患者達250萬人,在住院患者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如何提高藥物使用的合理性,預防和減少藥源性疾病成為藥師的迫切任務和重要的社會責任。
臨床對藥師的需求,已從簡單的供應藥品到希望參與臨床藥物治療過程。據2002年12月由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和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藥事管理研究部對7個省市141所醫院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醫師、藥師、護士、患者以及醫院管理人員對於藥學服務的認識和需要都很迫切。
廣泛的學科交流和溝通,日新月異的進展使醫藥學科的專業分工越來越細,藥師的工作正朝著藥物治療師的方向發展。因此,藥師必將更多地麵向患者,更多地關注用藥過程和用藥後的效果。